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5章 信君如信我!愤怒的桓奕认为这个家不能没有继承人!(3)

年九月二十日,大将军桓节请天子楚世煦下诏,敕令册封晋王前往鲁郡就藩。

在得到了这道敕令的楚世昭颇感意外,但毫不犹豫地接任此令,前往鲁郡。

鲁郡古名兖州,在大周王朝是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区,并且其地势北接齐州、南达徐州、西通郓州、东接沂州,可谓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永晋三十年十月,按照先帝驾崩的时间,当下应该立新帝的年号,群臣上奏谏言。

共有三个年号——康兴、建德、广威。

楚世煦偏好于康兴,不过桓节在朝堂上没有选择这个年号,而是告诉大臣他更加喜欢广威这个年号。

很快群臣认为广威这个年号更加适合楚世煦这位新登基的天子。

永晋三十年十一月,楚世煦不甘于就此受到桓节的胁迫,向那些‘忠于’大周王朝的世家大族发起了密诏讨贼。

远在蜀地的蜀王,正光帝、永晋帝的亲弟弟楚宣宏在接旨时,其密旨意外被流出。

朝野震动。

一时之间,因密诏一案,桓节顺势排除异己,打压在长安颇具地位的长安士族,大量的世家大族牵连进入此案,一夜之间,血流成河。

永晋三十年十二月,天子楚世煦忽染病疾,薨于宫中,不久桓节立永晋帝的第七子,年龄尚且只有七岁的楚世驹为新的天子。

广威元年一月七日,范阳节度使马溯安起兵反叛,认为桓节把持朝政,乃乱臣贼子也,他定要匡扶大周皇室,号召各地节度使共伐不臣。

同月,楚世昭在鲁郡招募了接近3000余众的子弟兵,但是他清晰地了解自身的实力,知道自己势单力薄,很难有所作为,决定暂时先积累力量。

由于桓盛的内政能力颇为出色,民生凋敝的鲁郡在短短时间内就有所好转,他清查吏治,将鲁郡之中那些不作为的官吏罢免。

楚世昭在鲁郡推行了考成法,这是一种审核官僚政绩的制度,这使得鲁郡吏治清明,有了蒸蒸日上的气象。

楚世昭看着经济发展飞涨的鲁郡,耐心地开始进行每一轮的操作。

再等他再发育个两三年。

值得一提的是,楚世昭注意到了左下角的桓奕正在高频率地给他赠送礼物。

不断弹出来的红心消息,还是能分散掉楚世昭的一部分注意力。

不过,他现在就是没想明白...桓奕在干什么。

不是,你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