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7章 “此子英果类我啊!”(2)

我亦可往。

好啊,李明,你教他们教得很好啊!

李世民一页一页地仔细阅读,其中有一篇文章格外合他心意。

皇帝作为天子的权力是无限的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些理念实在太先进了,李世民恨不得把这些条文原封不动地抄进帝范里,好生教导太子。

然后一看文章作者姓名,李孝逸。

这小孩儿他认识,还是位宗室,而且关系也不远。

李孝逸的父亲李神通,是李世民的堂叔,也是一员宗室猛将,可惜早逝。

嘶~孝逸。

不就是那个在传单中唯一署名、写得最肉麻最招黑的那个“孝逸”吗?

李世民的表情垮了下去,嫌弃地移开文章,总觉得是在明吹实贬。

不过抛开这个疑似阴阳怪气的宗室,其他孩子的文章都让他非常满意。

李明对下一代的教育很成功嘛!

相较之下

李世民的脸上蒙了一层阴霾。

李治的表现,让他很不满意。

跟什么大儒学习,学个屁!

就应该去民间,多多摸爬滚打一番!

“嗯此事再议,先把手头的问题解决。”

士族抱团的问题,已经让李世民头疼许久了。

必须优先处置,让他们内部先掐起来。

而在河北与关陇的士族集团之间,他想到了一根绝妙的楔子。

“记得杨氏曾请求朕赐一门婚事,让崔挹与李令结为连理来着”

李世民仰头思考一阵,召唤大伴:

“把长孙无忌叫来,有事商量。”

御史大夫韦挺,应召前往两仪殿。

他一路脚步轻快,心里美滋滋的。

因为他给自己的独生女寻了门好婚事。

他有六个儿子,却只有一个女儿。

为了这颗掌上明珠的婚事,他煞费苦心。

终于,以氏族志的排位为“嫁妆”,韦挺说动了崔仁师。

为他女儿与崔仁师之子崔挹搭上了线。

崔仁师是博陵崔氏在京中的代表。

博陵崔氏乃天下第一望族,连朝中重臣也争相攀附而不得。

以他京兆韦氏的朝中地位,加上博陵崔氏的民间威望

组成的新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