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4章 拉拢的艺术(2)

,未发现异常。

“审问郡王亲属、府内下人,没有”

“总之就是没有进展对吧。”李世民不耐烦地打断。

但看着孙伏伽仿佛一阵风就会暴毙的状态,他也不忍心训斥,赏了点布帛、宽勉几句。

朝会结束,最终决定:

侯君集依然不得释放,案件交由御史台全权处置;大理寺、刑部的主要精力则全部转移到李孝恭案上。

“侯君集桀骜,还得在狱中再修剪修剪脾性,方能为少主所用。”房玄龄收拾着笏板,自言自语地嘀咕着。

这场由低级红传单所引爆的舆论风潮,他一眼就看出了背后推手是谁——

除了那位爱胡闹的李明殿下,谁还会想出这么胡闹的鬼点子呢?

知道了操盘手是谁,房玄龄便不难猜出这场闹剧的真正目标——逼朝廷释放侯君集,将其收入麾下。

“目标正确,手法也很巧妙,可惜时机把握上还欠点火候,没有摸清侯君集的性格,导致操之过急。

“所以老臣得帮忙降降火,在朝中拦一拦,耐心等待时机成熟。”

房玄龄点评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不管怎么说,这兔崽子少主的鬼点子是真的鬼啊!

居然能想到发动国人这一招,以民间的力量向朝堂施压,这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作为高第士人出身、跟了李世民大半辈子的职业宰相,房玄龄虽然口必称“天下苍生”,但在政治算计中,他的眼光也只局限在太极宫之内。

几乎是下意识地把民间排除在外。

因为在封建时代,政治一直是少数权贵决定的,与民众何干?

小殿下不但敏锐意识到了这股一直被忽视的政治力量,而且还运用得那么别出心裁。

这股全天下皆为我所用的气魄,着实不一般哪

“房相!”

身旁唐突响起一个粗闷鲁莽的声音,打断了房玄龄的思考。

“房相,你为什么要抓侯将军?”

在说一句话都得斟酌半天的朝廷,很少有莽夫能这么直奔主题。

房玄龄抬头看去。

是一位红袍鹖冠、威武雄壮的武将,一双铜铃大眼泛着清澈的愚蠢。

武将身边则是一位羽扇纶巾、儒生打扮的汉子。

只是这位“儒生”的五官过于粗犷,带着浓浓的异族风情。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