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拜谒正德梓宫(2)

的手腕,似乎不是自己大明朝的第二个孝宗,而是汉文帝。

严嵩也因此不由得打消了站队杨廷和一党,也逼着皇帝承孝宗之统的打算,决定再看看。

他于正德十五年才起复回翰林,结果他回翰林后没多久,就碰到了正德驾崩的事,所以,他现在还没来得及站队。

本来他是打算加入杨廷和一党的,毕竟现在翰林清流大都以杨廷和为首。

但现在这一情况让严嵩决定再观察观察,也决定对张璁再观察观察,而不是立即与自己这位喜欢咋咋呼呼的学生决裂。

朱厚熜没有以皇太子礼从东安门入城,而是以天子礼进入大明门,其政治意义就在于此。

许多对杨廷和没有那么盲目崇拜,甚至对其执政理念持有异议的文官士大夫,乃至目前保持中立只做日子党的文官士大夫,会因此知道皇帝还没有被杨廷和一党控制,杨廷和一党还没有到只手遮天的地步,而自己这些人也就不用急着加入杨廷和一党,甚至可以继续和杨廷和一党争一争。

朱厚熜知道现在杨廷和的政治威望很高,高到天下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只有重用他乃至彻底放权于他才是贤明帝王的地步。

但朱厚熜也不是没有应对之策。

他采取的策略就是日拱一卒。

寻找各种问题,让杨廷和去解决。

这对于名为革新除弊之良辅,实为守旧虚伪的杨廷和而言,只会是一个个让自己跌落神坛的坑。

如此下去。

天下人对杨廷和渐渐的就不会那么盲目崇信,甚至是失望。

现在。

朱厚熜成功由大明门以天子礼进城,也算初步削了杨廷和一党的势。

虽然很多普通士子和百姓们还看不出端倪。

但许多中立和对杨廷和主张并不赞同的文官自然会因为这个情况,瞧出端倪,即便不敢贸然立即站队他这个皇帝,也会暂时不急于投到杨廷和这边,或者熄灭心中想与杨廷和一党唱反调的心。

事实也的确如朱厚熜预料的那样在发展。

张璁更加充满斗志不说,严嵩这种只想加官进爵、没有明确政治信仰的现实主义者,也的确开始不急于站队。

不只张璁和严嵩。

在阁臣公卿这样的重臣里。

吏部尚书王琼就自鸣得意地笑了笑。

作为杨廷和死对头的他,在杨廷和在正德驾崩后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