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挂的刀还那么长,斥候不都带短刀吗?
斥候长在犹豫不决,进退之间,而汉兵已至,撞来就把乌桓砍得人仰马翻,惨叫声不绝于耳。
以锥形分为前后三部,前骑最多有四十骑,左右两翼各有三十骑,待稍近后前骑猛地驰进,左右翼乘势掩杀两侧,瞬间切开散落的乌桓骑军,汉兵所过处折兵穿甲,残骸断肢,血肉横飞。
乌桓斥候一触即溃,驶马狂奔望风而逃。
虎贲骑留下几人救援伤者,又派三人去传报敌骑已至的讯息,再从马的背上取下箭袋系好。
整点齐剩下的骑兵立即换乘军马再拍马直追,沉闷的马蹄声渐渐远去,一度激烈的厮杀声也渐渐消散在天边。
此地仅剩余,汉旌旗迎风猎猎飘扬,军中号角长鸣,血染斜阳,风沙销白骨。
乌桓斥候长边跑边回头看,嘴里不停用乌桓语怒骂汉军怎么如此邪门,不仅骑射比他们要精湛,连冲阵肉搏激战也无比娴熟,要是汉军都是这样的斥候哨骑,那还打探个屁消息。
一上去就被对方虐杀,汉人别的不提,连骑术也比他们稳,可以在马背做出高难度的动作。
还离谱的配置三马一骑,不是说中原少马匹吗?
也是对汉军的一贯印象认知,乌桓斥候长怎么也没想过遇到的根本不是哨骑,而是汉人主力骑兵。
这也不能怪他,毕竟谁也没想到,刘备会反其道而行之,不怕骑兵有损失,反把虎贲骑的骑兵主力全部放出去,专用来绞杀敌军斥候,甲胄装扮又与哨骑过于类似,皆是三马一骑,乌桓人会认错也是正常。
至于汉军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良马,就得多感谢匈奴人的舍命襄助。
“嘚嘚嘚”
胡人在前,汉军在后,你跑我追。
逃命的斥候想甩也甩不掉,紧紧被粘住,且马蹄声越追越近。
乌桓斥候一边策马奔驰,另一边拈弓搭箭还击,拼命阻止汉军骑兵靠近,同时吹响号角,想呼唤更多骑兵前来救援。
虎贲骑屯长哪怕在奋起直追下,也依然在暗地默数着追击距离,一旦骑军突出过远,立刻勒马撤回鄃县。
他们与胡人打交道不少,胡人骑兵极擅长佯装败退再聚集优势兵力反击的套路。
乌桓骑兵之所以一击即溃,如鸟兽散,望风瓦解,除了军械远不如汉军外,还有严明的军纪与对伤亡的容忍程度,也是松散的部落制度无法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