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四章 凉州人一直在被黑(2)

对方,怎么也要低眉趋奉般仆仆亟拜,这随口一答。

不就是关东士人,对于边郡贯有的鄙夷不屑,嗤之以鼻的态度吗?

数十年前凉州三明,哪怕在边疆多立功勋,可去到雒阳依然被世人瞧不起,让这些中原士族视如敝屣。

对于凉州出身的武夫和豪族,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蒋奇应付式的随意态度,无疑勾起了麴义心底最敏感的地方,先前在冀州被官吏奚落和侮辱的画面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而站在侧旁的逢纪也不劝说,反似笑非笑,更带着副看好戏的模样。

麴义攥紧了拳头,几番想将手放在刀柄上,拔刀好好教训蒋奇还有视若无睹的逢纪。

他思索再三,最后还是强忍住心底怒气,愤然踱步离开。

待其走后,逢纪先望了左右,接着抚须正色般对蒋奇道:“麴义为袁公倚重破刘玄德军的主将,你置身于军中,既知其为人好自矜夸,又喜气满志骄,折腰多些趋奉,更有利于军旅和睦,为何不肯为之?!”

蒋奇差点脱口而出,你逢元图身为袁公派遣的监军校尉,不也是藐视看轻凉州麴义,我不过态度随便了些,你逢纪怎么好开口来指责我。

平日里你们这些士人,不都在袁公面前说麴义的坏话视人犹芥,别以为我不知道,这时在这里装什么?

逢纪似乎也清楚,军中校尉与诸将对麴义的轻视由来已久,其中还少不了袁公在里面推波助澜,目的就是不想让麴义在军中凭借屡次击败公孙瓒,树立起太甚的威望。

也是害怕麴义学董卓一样,在征战中掌握士兵树起威望,最后变成了他的私兵。

如同当年的董卓讨平凉州叛兵后,对于朝廷征调直接抗命,言所将湟中义从及胡兵,牵挽车使其不能返回雒阳担任少府官职,说有诸多士卒强行拦住马车不让他走。

董卓上书朝廷,不如让他留下来先安抚士卒和胡兵,等安抚完了再回雒阳接受任命。

结果这一安抚,一直抚到雒阳大乱前夕,董卓赫然率军驻扎在隶司弘农郡,静静等候来自袁氏的密信。

而袁本初亲身历经董卓反叛,再也不能容忍同为凉州出身的麴义在将士当中威望素著。

袁绍甚至有时当着心腹幕僚的面,感慨说道:“凉州人反复无常,又与羌人混杂已久,通胡人习俗以利为先,心中无属吏君臣之意,不可久养啊。”

荀谌、沮授、辛评、许攸、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