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59章:百济投降大唐就不能打了吗?(1)

大唐百姓是怎么过冬的?

在没有大规模种植棉花的现在,大部分的百姓,是没有条件像达官贵人那样,用上皮草大氅来御寒饱暖。

基本上都是用芦花和柳絮,以及一些布片之类的,用舂米的方式捣软了,缝制在麻衣的夹层里去进行保暖。

更甚者,夹层是则是用的稻草。

很显然,这样的保暖作用微乎其微。

即便是盛世大唐长安,百姓们也是这样御寒。

李白诗作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说的便是长安百姓为了过冬,捣衣制作御寒的夹层。

大唐京都长安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偏远之地。

每年过冬,不知多少人要被冻死。

感冒发烧,更是要死一大片。

年关难过。

忽必烈之所以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便是因为他出生草原,更能明白一件棉衣对于过冬有多么重要。

而现在,李承乾也要开始大力推广棉花的种植和纺织。

——

历经十余天的时间。

文忠从长安出发,终于是过了大唐边关,抵达辽东大地。

当然,现在的辽东,也算是大唐的版图。

辽东的风,仿若脱缰的冰龙,携着凛冽的劲道在官道上呼啸而过,扬起的沙尘迷得人睁不开眼。

文忠勒紧缰绳,守在马车一侧,他的内侍服被狂风扯得猎猎作响,车里的罗马公主虽发丝微乱,却依旧端坐着,湛蓝双眸透着沉静,紧紧盯着外面局势。

突然,好似千军万马奔腾,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打破了紧张的寂静。

前方道路上,涌来一阵骑兵,约莫有七八十余人,套着黑衣大衣。

文忠这边的东宫卫士们,立即上前把马车紧紧围住,部分卫士趁此机会,迅速开始穿戴甲胄。

文忠拔剑出鞘,声嘶力竭地吼道:“狗胆包天的贼寇,敢对皇家车队动手!”

他意图拖延更多的时间。

这些卫士们的明光铠,都是通过东宫制作,采用的锁扣方式,穿戴起来要比传统的明光铠更为快捷,能节省不少时间。

若是全员披甲,这些刺客,自然是不足为惧。

“强弩手,准备,射!”

为守的东宫统领一声令下,一列卫士手持强弩迅速就位。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