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69章:这跟抢钱有什么区别(4)

一直到明清时期,对于煤炭的加工技术得到改良,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大增。

再加上大面积的砍伐树木,到处四处都是光秃秃一片,煤矿才开始被大规模进行开采。而在这个时候,挖煤根本不需要打矿洞,因为露天煤矿很多。

挖煤跟挖山的感觉差不多,直接拿着铁锹就能挖。

煤山附近,大量临时搭建的屋舍林立,一条木轨从煤山眼神到外边的平地。

轨道运输其实算不得什么新鲜事务,早在秦朝时期,就有了类似于后世火车轨道的木轨。

跟晚清时期的马拉火车不同,秦朝的木质轨道,是秦朝的“军用铁路”,目的是为了运送后勤物资。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出兵规模庞大,对后勤补给的要求很高,这种“马拉列车”的方式能够满足大规模物资运输的需求,并且节省人力成本。

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且经过防腐处理,哪怕是到了历经两千年到了后世,都能完整的保留下来。

李承乾造的这条轨道就比较简单化,临时搭建也只是用的普通木头。

后世的手推斗车是很常见的东西,也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

斗车装满煤矿后,然后人推着在轨道上运输,也能很大程度的节省力气。

还有人力绞车式吊车。

利用滑轮组和绞车的原理,搭建一个木制的框架结构,框架顶端安装有滑轮。

带有摇柄的木质卷筒,卷筒上缠绕着绳索。

绳索通过滑轮组连接,将煤炭吊起,直接送到马车上。

“都说了多少次了,口罩!口罩!”

“尔等若再不戴好口罩,那就莫怪罚款下来,届时跟我求饶。”

“按照矿场的规矩,我对你们警告一次,下次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监工大声呵斥着石炭工人。

佩戴口罩是矿场的硬性要求,不过百姓们并不懂得这些。

毕竟戴口罩是很不舒服的事情,总有人偷偷取下。

百姓很老实,但也很狡猾。

李承乾早就定下章程,不戴口罩者,第一次警告,而后每次发现罚款十文。

十文不多,可对于矿工来说,那就是一百五十斤煤矿。

经过监工的督促后,没戴口罩的矿工立即带上。

“什么破规矩,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