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8章:隋唐有太子即位的先例?(5)

便是杨妃素养高,也忍不住骂了一句。

李愔感觉有些委屈。

不应该是支持魏王吗,怎么母亲还要打破两朝传统呢?

李恪解释道:“母亲定元宵诗会于芙蓉园,邀请太子,是为打击魏王在文士中的威信。”

“同时也是为了给太子扬名。”

李愔疑惑道:“魏王擅文,太子擅武,这是元宵诗会,怎的帮太子扬名。”

“就算是作一篇好诗,可魏王那边,追随的学士更多吧,花再多钱,也不见得能比过魏王。”

李恪微微摇头:“诗词,小道尔。”

“世家望族是魏王的支持者,但太子造竹纸,降书价,已然得寒门之心。”

“不一定是要在诗词比试上,只要太子出现在芙蓉园,那就是对魏王极大的压制。”

太子的名声,在长安城中,看似比魏王差一些,但李恪知道,当太子公布竹纸工艺的时候,已经成了许多寒门士子的恩人。

虽说现在长安城中,还没有大规模的出现竹纸,完全把之前的纸张替代。

但书籍的价格,已经在不断跌落了,至今已经跌落了将近一半。

等竹纸大规模造出来的时候,纸的价格,将会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如今大部分的书店,都是想要快速的把店内的书籍,纸张进行清仓,好减少损失。

就凭这一点,当太子出现的时候,必然会引得大片叫好。

杨妃说道:“不仅是如此,我之所以要邀请太子参加诗会,也跟太子本身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这个消息知晓的人还不多,太子也没有要炫耀的意思。”

“不久前冬狩,太子曾作诗,把魏王给压了下去。”

“太子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也是不低的,很大可能要超过魏王。”

这个消息李世民没有宣传,本来魏王就被压制,再传出太子诗词才华,这就是文治武功都全面碾压魏王了。

杨妃能知道这个消息,自然是因为在太极宫中,有她的耳目。

“太子还会作诗?”

李愔有些惊讶。

李恪倒是觉得很正常。

“太子本来就文采出众,十三监国赢得朝廷群臣的称赞,难道你以为连诗词都不懂吗。”

“不写,可不代表不会,只是不需要罢了。”

“况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