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1章:魏王想要拉拢晋王对抗太子(3)

麾下的文臣武将,已经完全足够撑起朝堂,稳住大唐的局势。

当然,最主要的是,当初的李世民不是太子,而是秦王。

而现在的李承乾,已经是太子了。

对于他来说,再往上一步,只有政变。

拦路人的,不是魏王跟晋王,而是上边的陛下。

对于李世民这样的皇帝来说,他会在政变的情况下,甘心退位去当个太上皇吗。

想都不用想,绝对是不可能的。

除非是说李承乾在杀了青雀跟稚奴后,再把李世民也杀了。

不过那样的话,整个大唐各地,必然是反贼四起。

而李承乾要走的路,最为稳定的路,那就是在拥有足够多兵权的时候,遵循祖制,发动玄武门政变,请二凤移居大明宫,当个太上皇。

就像是二凤曾经对李渊那样。

至于文官。

呵。

李承乾从来就没有在乎过他们,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文官到处都是。

里面或许有些硬骨头,但更多是软骨头。

话说回来,他李承乾好歹也是正统嫡长子。

说起来,这都算老李家的家事了,跟别人也没太多关系。

——

次日一早。

李承乾就拉着李元昌,赵节,前往讲武堂。

还有皇长孙李象。

讲武堂是他的基本盘,即便是累些,也需要先稳住了。

跟李元昌不同,赵节本身还是足够优秀的,不管是文采还是武功,对比年轻一代,都算是上佳。

昨日喝酒时说的话,也让他对讲武堂有很浓厚的兴趣。

在洋州,他也是亲自带过兵的。

只是李承乾抵达讲武堂的时候,还是来得有些吃了。

然而校场上的情况,却让赵节跟李元昌大吃一惊。

因为他们抵达的时候,所看到的,便是三百学子分成五班,一动不动的站在校场上。

“这是太子练的兵?”赵节感觉到有些口干舌燥。

他比李元昌更懂军事,深刻的明白这般整齐的军容,意味着什么。

尤其是在主将还没到的时候,就已经队列如此齐整,简直不可思议。

至少在他洋州,不会有这样的情况。

哪怕是十六卫的老兵,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