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85章 大明战神李景隆,好圣孙朱瞻基(3)

释道,“陛下,微臣只是转述后世人的说法而已,并非故意挪揄。”

朱元璋道:“不用解释,咱不会在意这点小事。何况凭那小子打得几次败仗,被嘲讽也是该。”

“咱甚至觉得你用赵括、马谡来类比,是高看那小子了——赵括能在白起围攻下坚持一个多月,马谡能得诸葛亮看重,那小子能吗?”

听了这话,刘宽不禁一笑,也觉得用先前那话有点侮辱赵括、马谡了。

“继续说,这靖难之役中另一个著名人物是谁。”

听朱元璋问,刘宽道:“另一人是朱棣次子,后来获封汉王的朱高煦。”

“高煦?”朱元璋没想到竟有这个去年才出生的孙子之事,疑惑道:“靖难之役时他才二十岁左右吧?能有他什么事?”

刘宽笑道,“朱高煦当时虽年少,却十分勇猛善战,在靖难之役中数次解救朱棣于危难,擒杀敌将,乃至扭转战局。”

“可以说,朱棣靖难之役能够获得成功,朱高煦有很大功劳。”

“据说,朱棣觉得朱高煦很像他,曾在一次被朱高煦解救突围的过程中,允诺日后将皇位传给他。”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由皱眉,道:“后来呢?老四该不会真废了嫡长的高炽,改立高煦为太子吧?”

御陛后。

朱棣原本正惊喜于次子的勇猛善战,听到这里,却也不由皱眉思考,面露纠结之色。

却是在想,他是否会改立次子为太子。

然后就听刘宽的声音传了过来。

“朱高炽虽是嫡长子,却喜静不喜动、喜文事胜过武事,而且嗜好甜食,因此成年后长得十分肥胖。”

“虽然朱高炽表现得颇为聪慧,也曾在朱棣起兵之处,又过领军守住北平城的战功,更是在朱棣、朱高煦在外征战时于后方负责后勤诸事,表现出了不俗的治政能力,但朱棣仍不喜其性格、外形。”

“朱棣觉得朱高炽不类己,相较之下,朱高煦就比较像他,尤其是在军事天赋方面。”

“再加上一批靖难武勋都跟朱高煦交情很好,朱棣就在永乐二年正式提出了改立太子之事。”

“结果,虽然一大批靖难武将同意,朝中重要文臣却几乎都反对,告诉朱棣‘废嫡长立次幼’是取祸之道。”

“这就让朱棣觉得很为难。”

朱元璋听到这里有点着急,不禁催促道:“你小子别慢吞吞的,快些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