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一章 钉子户(2)

一种非常踏实的感觉油然而生。孤儿寡母,没有一个顶门立户的男人确实不行啊。

爹爹殉国,那是意外没办法,可生前提拔了这么个忠心的手下,真是给后人造福了。

邵哥哥长得那么秀气一个人,粗俗不讲理的样子,可真有男子气概——唉,邵哥哥怎么就没读书,没有功名呢?

文秀母女其实不缺钱,文大老爷是清官,那两人也从顺义带回来好几千两银子呢,当然钱哪有嫌多的。

文秀未来的公爹吴文锡据说也是清官,还是有为的名臣。

在各地当了十几年知府、道台,有多少钱不知道,把泰州最好的园子“三峰园”买下来了,花了一千五百吊钱重新装修,改名“蜇园”,取致仕之后蛰伏家乡之意。

蜇园是“淮左第一园”,名气仅次于苏州拙政园、扬州个园。能养得起这样一个园子,我大清的“清官”也就那么回事。

当然要是跟和珅比的话,那就清得不能再清了。

邵全忠就没注意文秀小姐看自己的眼神有点不一样,他对现在跟自己不是一个阶层的小姐一点心思都没有。

他四年前要饭去顺义,投同乡文大老爷,目的很单纯,借着文家的势力往上爬。

别看文大老爷区区一个七品知县,人家座师可是潘阁老。

潘阁老是谁?这个不重要。潘阁老主持会试,跟文大老爷一起中进士的同年,二甲第十三名叫李鸿章

自己不幸,前世没读多少书,转世都没投胎到书香世家,那就得自己拉关系,找贵人提携,

至于女人,现在自己这身份就不可能找到能看上眼的,嘿嘿,等自己手握重兵再说。

据自己了解,明年李鸿章就要开始大肆招募淮军了。

就是没有送文秀的事,自己也准备回乡搞团练。

到时候借着文大老爷的推荐,成为淮军精锐,搞个“忠”字营,那就是军阀起家的通天大道。

邵全忠苦心孤诣,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文县令能意外殉国。

盼了好几年的推荐信没了,一下子把自己计划打乱了。以后怎么走——先搞团练再说吧。

讨厌的亲戚走了,这边招待吊孝客人的素席还在,兄弟四人到中午了还没吃饭,狼吞虎咽,先填饱肚子再说。

吃完饭,宋老三撑着船,送文贵老头子回来了。

邵全忠一把拉住自己的这个兄弟,“我准备从这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