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71.两军大会上下江(2)

如果按照蒙古人的说法,忽必烈多少沾点得位不正,现在他实力强大,那还可以暂时低头臣服。一俟忽必烈实力大损,宗王们肯定要开大会的。

如此看,也难怪伯颜迟疑,不敢进兵咯。

原本势头极猛的元军,到了安庆,居然就此停歇了下来。贾似道当然也不是纯靠吹嘘出来的宰相,他当年也得到过孟拱的推荐呢,本事肯定有几分的。

瞧见伯颜不动弹了,那是大喜过望啊。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宋军什么成色,没有比贾似道更明白的了。他决定趁着自己的老虎皮还没有被戳破,立刻采用汪立信的中策。

将元朝使臣放回,同时向伯颜赠予柑子。

伯颜收下了柑子,这令贾似道登时从容了好几分,随即派出使节,向伯颜建议。宋朝廷愿意向元朝廷提供三百万银绢,作为休兵之费。

请伯颜放还所得降人,并沿江州郡。此后宋皇帝向元皇帝称侄,每年缴纳岁贡银绢一百万,并开放延边榷场,许元人自便贸易。

如果伯颜不答应,可以增加到五百万和一百五十万。

如此卑微的姿态,自然而然就令伯颜产生了新的判断。宋军号称百万,至少也有十几二十万吧,作为东南大国,地方万里,人民三千万,拉出十几万大军来,这是完全没问题的。

既然有十几万大军,即便你不想和我打野战,你把十几万大军收拢进建康城,留数万水军在外游弋,保障外援。勾连淮南和两浙人马,以做固守之计。

拖,也能够把蒙古大军给拖死!

是不是这个道理?

襄阳的宋军都能坚守六年,建康同样城高池深,还更靠近南宋统治核心区,粮秣征集更加容易。怎么着也能够守住的吧。

建康城那可是多少朝古都,千百年名城,金汤一般。即便元军有二十万大军,伯颜也不敢夸口说能够轻易攻下建康。

那么以此来推断,贾似道为什么这么怂?

说到底就是军队不行。

如果军队可以,哪怕只是一般可以,退入城内,弱旅也可以坚守逾年。现在贾似道却接二连三的前来求和,就是不想打仗呗。

绝对不能够遂了贾似道的意,先恐吓一下贾似道。或者说,就是先试探一下宋军的成色,瞧瞧自己的判断对不对。

随即伯颜下令,砍伐竹木,捆扎上万支木筏,然后在上面堆满各种柴草和芦苇,又浇上燃油之类的东西。号称要万筏下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