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章 落榜生也可以很厉害(4)

一次,刘培德又注意到刘培文在稿纸上刷刷点点,不停地写着什么,终于忍不住了。

“哥,你这写啥呢?”

“哦,在想挣钱的法子。”

刘培德闻言,来了兴趣:“想出什么法子了?”

“唔好多事儿,但是本钱太高了。”刘培文摇了摇头。

他规划了半天,却连干很多事情的第一桶金都凑不出来。

往后几年,赚钱的行当刘培文都列了一遍,发现成本最低的可能是现在开始种君子兰。

其实八十年代搞乡镇企业是很大概率能够挣钱的,搞一些加工产业,卖到大城市甚至国外并非不可想象。

但一是目前时间点还有点早,刘培文明明记得过两年政策可能还有反复,闹不好生意做大了还要被抓;二是成本之高,投入之大,必须举全村、全公社之力,有一言九鼎的强人才能办到,这也是后世一些著名的村子走出来了的路,此时根本不是刘培文这种无钱、无名、无人的三无人员能玩得转的。

“啪!”

思来想去,刘培文气得把笔往桌上一拍。

“不想了,睡大觉!”

刘培德闻言,有点想笑,但又感觉不是时候。于是只好憋着点了点头,吹了灯。

一夜无话。

第二天,刘培文起了个大早,早晨给自己冲了个凉水澡,抖擞抖擞精神,也没有出门,而是摸出板胡,坐在树下细细地拉了起来。

板胡是很多剧种常用的伴奏乐器,声音高亢有力,但不如京胡尖细。作为民乐来说,适用范围其实也不大,平常学民乐拉胡琴的,大多都是学二胡。

刘培文这一手板胡,传承于自己的老爹刘璞。据老爹当年讲,他当年就是靠着这一手板胡技艺和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情书,打动了妈妈张兰的芳心。

对于自己的父母,刘培文脑海中的记忆其实不算很多,只知道自己父母以前都在水寨工作,妈妈是县里曲艺团的,其他的所知都不算详细。

主要是10岁那年,妈妈过世后,他跟父亲俩人就搬出了水寨,跑回大刘庄老家生活。只可惜好景不长,等到他15岁那年,父亲也生病撒手人寰。

在乡下的时光,父亲愈发沉默寡言,也很少讲起之前的事儿,也就是教他学板胡的时候,能高兴几分,这也是少年的他特别愿意学板胡的原因。

拉了半个小时板胡,刘培文神思一动,干脆用板胡拉起了九儿,这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