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章:父要子亡(4)

见少年认服,吴广又告诉他自己已经暂时说通了吴伯,以后也会劝解他慈爱的对待吴冲母子,希望吴冲向父亲认错。

这一次吴冲没有反抗,默默跟着吴广走到吴伯身前,跪地叩首道:“父亲,我错了。”

吴伯本不想宽宥,但想到吴广刚才说的那些话,最终哼了一声:“给我在这里跪一夜。”

说完,他甩了甩袖子,径直往屋中走去。

“伯君,你原谅冲儿吧,都是我的错。”

丘嫂抹着泪跟了进去。

见到这一幕,吴广心头的石头总算落了下来。

他在来的路上就想过,父子冲突到这种地步,如果和其他人一样劝解恐怕起不了什么作用,干脆以利益来说服人。

吴广用晚年生活说动吴伯,以母亲来说服吴冲,话语直击他们的软肋,最终调解了这场父子冲突。

至于父子间的情感裂痕是否真的愈合,就只能以后再慢慢想办法了。

“事情暂且解决,嫂嫂想来也会放心吧。”

就在吴广松了口气时,跪在地上的吴冲向他望来,含泪问道:“叔父,我听人说父慈子孝才是伦理之道。可父亲不慈,常殴打我和母亲,我如果反抗,就会被冠以不孝的罪名,还会被他上官府谒杀,连心中的冤屈都不能说出来,这样的世道,真的公平吗?”

“这秦法,只要一个不孝的罪名,就能随意将我杀戮吗?”

吴广默然。

这一瞬间,他想到了许多东西。

不孝者,罪当杀之。

不管是否真的不孝,只要冠上这个罪名,就该去死。

或许千百年后,这片大地都是这样,成为所谓的“文化”。

但在秦之前,却非如此。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荀子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道、义远在君、父之上。

父子双方是相向的对等关系,并非绝对的一方压过另一方。

他抬头望向苍穹。

夕阳已落入山中,黑暗爬满天空。

他喃喃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这就是大秦啊!”

自秦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