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可以运送很多的火药。
但是
这火药还是得省着点花。
同时
这靠谱的管理型人才,也不太够。
以至于他的扩张进展有点被减缓了下来。
然而这一年,他已经七十三了。
要是不快点的话,那他怕是入土了,都打不下整个印度北部。
这一年
赵昕不得不尝试就近寻找硝石矿。
硫磺好说,三佛齐那边一大把。
至于木炭,就更是不是问题了。
其实
如果赵昕是从东北入侵北印度的话,那现在估计就不会缺硝石矿了。
因为印度的硝石矿在东北。
只能说
算是一个备用选项吧。
要是真的在这开了一个火药制作工厂,讲道理,赵昕很难保证,这技术会不会在短时间内外泄。
别人又不是傻子,看你在路上运送什么东西,猜也猜得出来了。
黎元四十八,秋后。
赵昕再次领兵,攻打巴拉玛拉。
巴拉玛拉王朝首都很快就被攻陷,此时北印度的土地,三分之一到一半,已经落入到了赵昕之手。
剩下的那些王朝,自然是纷纷跑来投降,表示愿意称臣纳贡。
讲道理!
赵昕也很为难。
如果都接纳的话,那印度北部立马就会统一。
只不过这种统一相当地松散,别人随时都能叛乱。
但是如果不接纳的话,说实话,这一个个地杀过去,其实也有点累。
当然!
这一切的为难,都在于他们没有更多的汉人移居到这。
如果他们的汉人足够多的话,那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考虑到,还是大一统的集权制度比较好。
所以
赵昕便要求他们废除皇帝的称号,最多只能称大宋北印度总督。
这等于是给他们的身份直接降级。
如果能接受的话,那赵昕就愿意接受他们的投降,如果不能接受,那就接着打。
这对剩下的北印度王朝而言,那绝对是妥妥的侮辱。
自然不可能接受赵昕的提议。
于是
剩下的王朝再次琢磨跟赵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