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四十二年。
随着赵昕把战线推到了印度南部,这三佛齐,倒是迎来了大发展。
这一年两年,你可能觉得三佛齐是个蛮荒之地,不是人住的地方,而且这一路上风急浪高还很危险。
那么这十多年过去了,再加上那些返回中原的人的口口相传,这不适合居住,一下海就会死的观念,无论如何也该改一下了。
当然!
你非要说没有人死在南下之路上,那当然也是不可能的。
只是
现如今是为了混口吃的,还能挑剔那么多么?
截止到这一年的年末,来到三佛齐的中原人人口,以及当初混血的,加起来,已经来到了五万余人。
虽然说少还是少了点,不过
相比起整座城也才不过五十万口来说,这能有十分之一的汉人,或者是汉人后裔住在这,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而且随着汉人人口的增多,这汉语也是逐渐普及,就连一些当地人,也不得不在自己的口语当中,有时候为了交流的方便,而融入一些汉语的词语。
当然!
像是这样的现象,最主要还是集中在三佛齐的首都。
像是其他的地方,则基本上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也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蔡京是个搞钱的好手。
如今三佛齐该怎么搞钱,全都在他的操盘之下,稳步地推进着。
什么东西该国营,什么东西该放下去,给民间的商人去做。
以便吸引更多的商人前来,这些全都是他在统筹规划。
甚至
当这生意卷到了一定的程度。
拿船来运稻米,到时候,也不是什么不可想象之事。
只不过
现在的民间的海船的装载量还是太少了。
现如今,不管是大宋,还是三佛齐,都迫切地需要研究出装载量更大的海船。
不然总是运香料,这香料也肯定会有市场饱和的一天。
此时此刻的蔡京,便是在头疼这些事。
香料运多了不值钱,运少了,当然也不好。
不过要不是有赵昕在的话,以古人的思维,才不会去管那么多。
一个劲地运就是了。
反正
能一两年就赚完的暴利,绝对不会拖到十年、二十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