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种习惯,让那些愚昧的外族百姓,能够知道更多有关国家的政策方针,避免别人一喊造反,他们就无脑地跟着去。
当然!
这一切的前提是,都是要建立在先填饱肚子的前提之下。
至于说那些人不识字,根本不会读报,那直接雇个人去给他们读不就好了。
所以
最后这部门的名字,也就出来了。
就叫宣传部吧。
先设立一个宣传部,然后再设一个尚书,由苏轼去当。
很快
苏轼便被叫回了开封府。
对于官家忽然召见,苏轼自然也是一脸诚惶诚恐。
赵昕随后也是问道:“自古以来,极少有哪个朝代可以长期地把夷狄给治理好,你觉得,如果要治理好夷狄,应当怎么做?”
而中等身材,长长的胡子,浓眉大眼,高帽子,宽袍大袖的苏轼也是愣了愣,不由得心想,难道是平时自己有说过什么不好的话,被官家给听说了?
不过官家是真的年轻,甚至比他,还要年轻两岁。
苏轼只能说压根就没有想过类似的问题,因此,这突然被赵昕这么一问,也是有点当场没什么主意。
只能是回道:“臣只知,夷狄畏威而不怀德,任何时候,都必须加以警惕跟防范。”
赵昕便道:“我问伱怎样才能让他们最好是不造反,安生地过日子,没叫你防范他们。”
苏轼便道:“那臣不知。”
感觉官家有点吓人。
赵昕便道:“如果我把你扔到辽国去,你想想,你要怎样,才能让辽国百姓的不造反。给你三日的时间,到时候,说出你的方法。”
苏轼随后便一路摸着脑袋回去。
不是
那么多人,为何官家偏偏就要找上他啊。
明明他在凤翔府的日子过得好不滋润。
而且听官家这意思,好像是要把自己给丢到辽国去。
唔
那还不如杀了他算了!
很快,苏轼便找到了欧阳修,问问这是怎么回事。
欧阳修不好说,而且,其实欧阳修有时候,也不太能够理解官家的想法。
便对苏轼道:“总之你就如实作答即可。”
三日后,苏轼便也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回道:“官家,臣回去思考了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