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河,已经完全没有再去讨论的必要了。
其实
很多人支持,或者是反对黄河回河,肯定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
你比如说老家在山东的,那这些官员肯定也就不同意回河。
因为黄河它不是说换了一条河道,那就好了的,它是换了一条河道,那这条河道附近的百姓就得随时准备遭殃。
即便是到了后世,也有黄泛区,也得对一些黄泛区的百姓,适当地进行搬迁安置。
也就更别说此时的大宋了。
不过好在
经过赵昕这些年对一些高风险的河堤进行加固,这黄河虽说有决堤的风险,却还没有完全决堤。
反正
凑合着过吧,能撑一天是一天。
军队改革的征求意见稿,随后便也跟着下发了下去。
初定,赵珣,起码也得是个上将吧。
毕竟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至于赵昕自己,那当然是大元帅。
其他人,都给一个中将吧。
而像是其他的黎元军的士兵,那当然就必须从更低级别的开始了。
在处理好了黎元军内部的军衔后,剩下的,就是对其他部队的。
把一些作战勇敢、表现突出的人,给单独拿出来,然后授予军衔。
也就是因为打下了燕云十六州,以后便多了十六州的赋税,实际上是十四州,否则,赵昕还真没什么钱,去这么改革。
要知道,授了军衔以后,以后就得每月发俸禄了。
这笔开支可不少。
可不是说发了这一次,下一次就不用发。
不过此战过后,赵昕自己的收获其实也不少。
比如说,这一次占领了幽州城,他就缴获了耶律重元等一众辽国官员府上,超过七千余名的奴婢。
这些奴婢,赵昕打算把她们都转换成女工。
以后
这幽州城一带的丝绸生意,他又可以包圆了。
就是有点与民争利。
不过这也没办法,这钱,还是存放在他这里,好过存放在其他商人的家里。
毕竟存放在其他商人的家里,对国家用处不大,而存放在他这里,他还可以拿来打仗,还可以拿来修长城。
是的!
这长城,感觉也最好是能够修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