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兵制(1)

要想打胜仗,就必须要先选好将。

而且若是还以大宋过往的领兵统筹的方式,赵昕以为,他们接下来就算是有火炮,也没有办法保证百分百能赢。

因此

在到了泾州以后,赵昕并不着急立马就去打西夏。

而是先把战场地形,还有将领,甚至是士兵,都统筹好。

如此,这仗将来才好开打。

泾州知州刘凡,之前连听都没听说过的一个名字。

也不知到底有何本事。

这就是目前不说泾原路吧,至少也可以说是泾州最大的既管民政,也管军政的长官了。

这就是大宋目前的戍边军事长官的质量。

不过想想也对!

虽说人家没什么战绩,也没什么特殊的事迹,但人家起码能当知州就行。

这其实也充分地暴露了,大宋以文官管军事的弊病。

你说,这万一要是西夏有人要打过来了。

当然!

大宋肯定也不笨。

往往在对方将要动手之前,通常就会收到消息,然后就有可能把刘凡给紧急召回去。

从而说不定让别的,如范仲淹这样的人来。

但问题是

范仲淹当初好像也没怎么打过仗。

这就怎么说呢!

这就会让赵昕觉得有点别扭。

你说,万一派的是一个根本不会打仗的文人来,该怎么办?

夏竦其实就是很好的例子。

夏竦会的只有厚恤阵亡的士卒以及士卒的家人。

其他的,压根什么也不会。

可以说是一问三不知。

也得亏当初范仲淹、韩琦能够顶得住。

当然了!

这打仗嘛!

就跟打架一样,其实也不需要范仲淹、韩琦有多会。

反正

到时候应该还会派一个擅长打架的将领过来。

至于这个将领,跟底下的小兵关系如何,还有跟范仲淹、韩琦的关系如何,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照理说!

通常在开打之前,这将领什么的,肯定都会给士兵说一番话,以便让小兵,以及一些小校,能够听自己的。

赵昕也只能说

不亲自来到泾州一趟,赵昕都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