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六章 范仲淹、韩琦归来(2)

大宋未来的走向。

在任命二人同为参知政事的同时,也将二人,任命为豫王友,要及时地对豫王的一些不好的地方,进行规劝。

范仲淹、韩琦一听这任命,脑袋上都九十九个问号。

说实话!

他们哪敢对豫王殿下规劝。

王拱辰至今都还没有回来,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第三天。

豫王便让他们去参加讲武殿的早朝。

不过说是早朝,有时候往往得推到午后。

因为早朝要在朝廷的早朝以后,才能开。

而朝廷的早朝,往往有时候因为三司要汇报的东西太多了。

结果导致了一上午都是三司在做汇报。

大宋对财权是掌握得最紧的,三司虽说看似不起眼,然而,其见到官家的时间,却比其他部门的都要多得多。

今年

包拯也是很顺利地成为了三司副使。

不过包拯也提出了一个傻子才会提的建议。

他说,漳水一带的土地非常地肥沃,而当地的百姓无地可种,因为这些地全都被朝廷拿来养马了,所以他建议把这些养马的地全都分给百姓。

言下之意,就是这马特么地也别养了。

这到底是怎样的猪脑子?

到时候辽国打过来了,你站在城墙上喝退辽国?

所以

这大宋的马政能不被荒废么?

当然!

赵昕以为,包拯还不至于这么肤浅,他可能是觉得,反正马政都那么烂了,还有那么多的人贪污腐败,干脆就拿这个当借口,把地给分了,也好过给那些贪腐的人赚钱的机会。

分给百姓耕种,百姓至少还能吃上两口热乎。

但也不能这么搞。

总之

赵昕反对了包拯的提议。

正好范仲淹、韩琦回来了。

接下来

赵昕打算把这事交给两人去处理。

于是

下午的讲武殿内。

赵珣等十七将坐在东侧,欧阳修、杜衍等人则坐在西侧。

其实还有工匠等都没有来。

不过今天的事,跟他们没什么关系,赵昕也就不麻烦他们跑来跑去了。

范仲淹、韩琦两人进来后,便感觉到了一股小朝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