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43章 鱼在水里,你在坑里(2)

“自主起飞、自主飞行、自主识别与定位、自主投放。”

“这次试飞我们的主要科目有五个。”

“起飞、巡航、目标识别、抵进投放和返航。”

“因为是首飞测试,地面控制站今天会介入多次进行校正。”

“但在理论上,试飞成功之后。”

“b22完成这一系列操作,只需要一个按键。”

张明锐听的有些恍惚。

这些话有点熟悉。

当初陈晨在航展上业介绍过类似的功能。

大差不差。

那个时候张明瑞完全没有仔细听,觉得陈晨是在画饼。

可现在

这张饼好像有点形状了。

所谓的傻瓜式操作,实际上是飞控技术的提升。

之前晨盾在这方面的造诣已经很高了。

无论是双尾蝎还是sfnb01,操作都十分简单。

到后期,这两架飞机甚至都不需要专职操作员。

随便抓两个人来进行一个周的培训,就可以完全胜任无人机操作员的任务。

也正是这个原因。

这两架飞机列装之后,受到了一线部队的追捧。

人人都是飞行员,人人都是神枪手。

变相的降低了成本。

而现在,晨盾又将这方面做到了极致。

全链路都交由智能系统控制,意味着一架飞机只需要一个操作手,甚至0.5个。

而且对于操作手的要求变得无限低。

陈晨笑着说道:“以前顺风找无人机飞手是本科起步,现在我觉得标准可以适当放松到大专了。”

“厉害。”

张明瑞由衷的佩服。

此时他想起了前几个月科工委频繁召开的会议。

那些会议的议题大差不离,总结下来就是“民用技术对于军用的反哺。”

当时开会时,张明瑞只能从字面上理解。

但此刻。

那些会议的精神终于完成了闭环。

民营企业的第一要务是盈利,盈利就意味着降本。

拿顺风举例,他们想要大规模的推广无人化战略,就必须考虑操作手为代表的人力成本。

一般企业都是从压榨员工上做到这一点。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