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9章 我的钱有用(2)

制约航空技术的最大障碍不是发动机,是材料学。

机身改成更轻强度更高的碳纤维固然是好事。

但成本会陡然增加。

最难的是,国内没有高级别的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大多数依赖进口。

而另一边的陈晨若有所思。

经过双尾蝎的事情,他买到了教训。

能国产就国产。

否则一旦生产线建立起来,国外那些驴马蛋子突然一纸脱钩声明,想找补也来不及了。

“最好是国产,我有路子能搞到预浸料技术,能建立成熟的生产线,但是需要设备和人手,你下去和材料部找一找。”

一句话。

让齐莽一愣一愣的。

小老板真是神通广大。

文能嘴炮拿订单。

武能抬手搞碳纤。

齐莽不是及材料学出身,不知道具体水有多深,不过他倒是认识几个身在西研所的同学。

有点门道,能跑一跑。

“我试试,但是不能保证。”

得到齐莽的答复,陈晨继续说道。

“第二飞机的飞控和软件,考虑到客户的需求,建立一套立体化的信息保障系统迫在眉睫,具体改造方案在这里,伱下去和飞控部门聊一下。”

“”

“还有智能化吊舱,这部分找曹子华有经验,上一个项目有积累,你和老曹还有智能化部门聊一下。”

“”

“有问题吗?”

“有,刚才你说的材料部,飞控部和智能化部都在哪里?”

刚才齐莽离开晨翼的时候确认了。

加上他,公司一共不到十个人。

没有一个搞技术的。

现在公司里只有总经理办公室这个部门是真实存在的。

陈晨摆摆手:“都待建,会有的,还有问题吗?”

“也有。”

“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吗?”

齐莽看了看屏幕上的方案。

这和之前自己提交的版本天差地别。

如果全部采用陈晨的设计,粗算性能也至少能提升一半。

造价就更不用说了。

他指着终极版方案。

“陈哥你管这个叫微调?”

“我下海辞职的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