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攘,樱转瞬逝,相对唯顷刻)”,合在一起就是首完整的春樱。
对很多日本人来说,这首俳句的冲击力要远大于雷神短歌和秋意美人。
后两者给了他们一种朦胧的美感,是前所未有的体验,其中夹杂着淡淡的爱情诗意,让人想抓又抓不到,心痒痒却不可得。读完那两首俳句,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萌发,又怎么都无法表达出来的抓狂感。
因此雷神短歌问世后,出现了一大堆模仿之作,是因为他们都想仿制出北川秀给他们的那种诗意美感,可惜总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而这首春樱,彻底点亮了他们的世界。
“不见方三日,世上满樱
人世皆攘攘,樱转瞬逝,相对唯顷刻”
樱是日本人最钟爱,也是最有感觉的意象,无数人使用过,唯有这首,切切实实表达出了樱之于爱情外的味道。
那就是时间的流逝感,世事变化的无常。
只是三天没出门,再看时,世界之上满是樱,而樱相对时间,亦是转瞬即逝。
唯有此刻,才是永恒。
这一首简单的俳句,好像洗涤了麻生真由美疲惫的心灵。
她感觉到了灵魂的解放。
“很美吧?麻生小姐是作家,一定更有感触。”有人感叹道,“如果是伱的话,也许能写出类似的俳句也说不定?”
麻生真由美喝着啤酒,差点把脑袋陷进去了。
怎么可能?
这种俳句,根本不是她这样的作家能写出来的东西啊。
为了掩饰尴尬,她保持微笑,继续翻阅,然后愕然发现这五首俳句都不太一样。
秋意美人的韵味和春樱相似,但格律和写法显然是参照了古代连歌,与那首脍炙人口的雷神短歌是一个路子,可以称为古典俳句。
这是麻生真由美觉得最难以模仿的一类。
因为这太古代,你写不好,一下子就露馅了,连她读幼稚园的女儿都能看出来。
相当于隔壁的唐诗宋词,你自己写一首,就是没那个味儿,古代文言文都没学好,还装模作样写诗?
第二类是春樱,以及那首古池:“悠悠古池畔,寂寞蛙儿跳下岸,水声轻如幻。”
它们用的也不是现代日语,用词偏古典,但不再拘泥于格律问题,更倾向于表达意境,像是第一类的更“现代化”版。
第三类是那首沙拉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