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撰写者叫“一郎”,一看就是马甲,而且用这个名字,就好像你在报纸上看见作者名是“小明”一样,要多假有多假。
问题是,读卖新闻是全日本最畅销的综合性报纸。
该有多大能量,才能以这种马甲在上面发新闻稿呢?
文章内容倒是写得极好,一看就是专业文学评论家的手笔。
它并没像那种低级文章般抹黑贬低且听风吟,反而先是大吹特吹了一番,认为小说确实够格群像新人赏。
但之后笔锋一转,说讲谈社想直接借着这波热度出精装文库本,未免太商业化,也太瞧不起人了。
“一郎”列举了近些年的精装文库本小说,讲谈社出品的寥寥无几,最近一部是大岛光的签名限定版人间三十年。
而其他出版社的,都是名家名作。
他认为北川秀不足以和这些前辈并列,讲谈社这种商业“造神”行为亵渎了纯净的纯文学界。
并且他觉得且听风吟的销量绝对无法比肩那些作品,这样还要出精装文库本,是自取其辱还是有内在交易呢?
文章里通篇是阴谋论加拉架,一下子就把北川秀架在火堆上烤了起来。
这“一郎”偷换概念的手法玩得确实“6”。
其实且听风吟无论出版还是评奖,对标的都是今年的新人新作,而他现在故意以精装文库本为切入点,把北川秀拿来和大岛光这批“中流”文豪对比。
这就像你刚学会了基础运球,然后就告诉你接下来的对手是nba的职业篮球运动员一样。
用心极其险恶!
“有人想捧杀我?”北川秀将报纸折好,又翻看夜刊。
以娱乐性为主的夜刊里,这样的小报道更多了,一下子就找到了三篇。
这可是上了就算一夜出名的读卖新闻啊。
北川秀想过很多种自己在读卖新闻上露面的情况,唯独没考虑到是以这种方式被大众知晓。
“是,而且一定是公司的内部员工!”斋藤玲奈有怀疑对象,并且在北川秀眼里看到了一样的名字。
但他们没证据。
“一边在公司里极力捧杀我,一边又在有影响力的报纸上抹黑我。”北川秀将报纸还给了她,表情平静,“这准备工作做的还挺充分。”
几篇新闻都挺有笔力,有的以北川秀开创的新文风为切入点,认为贸然出版这种小说有点不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