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15章 乐天主义(2)

人人都很开心,那时候的人都能吃苦,并且都普遍地认为生活会苦尽甘来的。

然而再后来,生活有没有苦尽甘来我不知道,因为我又听到了一个新的语句。

那就是只要你能吃苦,以后,就会有吃不完的苦。

看向麦田里正在热火朝天的人们,我对妙姐说道:“有时候真的挺心疼的。”

妙姐顺着我的眼神看过来,但是没有说话。

这时,我看到路边有一个满脸勾勒的老年人正躺在路边晾晒的麦子上歇息,索性让妙姐停车,我走了下去。

下去的时候,我还从兜里掏出香烟。

走近后,我喊了一声。

“大爷!”

大爷的脸上盖着一个草帽,听到我的呼喊,他拿开草帽,一双浑浊的眼睛警惕地看着我。

然而当我说出一句地道的方言时,大爷眼中的警惕就消散了。

“收麦类?”

“嗯!不忙了?”大爷接过我抵的香烟回问道。

“嗯,我刚从外面回来,你这么大的年纪还种地啊?”

给大爷点上烟,我再次问道。

“种,不种会行?”

“今年多大了?”

“今年七十了!”

大爷比了一个手势,我知道,那是七的意思。

“孩子呢?”

“在外面打工呢!”

我点点头,让妙姐从车里拿了几瓶水递给他,然后就抽着烟,一言不发。

其实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在夏季农忙的时候回到河南了,但是我却清楚地知道,在河南的老人们,分两种。

一种是曾经端铁饭碗的,一种就是种地的。

若是老两口有一方曾经是吃公家饭的,那退休后他们的日子会舒服很多。但是大多数,曾经都是种地的。

他们的子女,也分成两派,一波是‘子承父业’种地、打工的,另一波吃公家饭的子女,要么同样子承父业,要么做点生意当老板的。前者自顾不暇,顾前就难以顾后。后者呢?也是少,或许对于广场上跳广场舞的那些老人,他们就难以缺少金钱。

由此,那些靠地为生的老人,风风雨雨七八十年,从年轻人苦到了老年人,却奇怪地成了着这个社会上最穷的人。

对于有钱人很多人种种菜,那是兴致,是松弛,是享受生活。但是他们老年种地,只是为了养活自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