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李瑄建议临淮郡能拓展其他业务。
据他所知,彩绸和漆器,临淮在南方的诸郡中,并不占据优势。
临淮彩绸再好,也远远不如广陵彩缎、丹阳京口衫缎、晋陵的陵绣、会稽的绛绣、吴郡的刺绣出名。
而且在漆器上,扬州首屈一指。
这些名贵的东西,老百姓用不起。
在没有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市场饱和,应对风险能力太差。
李瑄更倾向于可以供普通百姓使用的生活用品,如现在的肥皂、牙刷、铁锅等等。
亦或者各类家具、新式的琉璃瓦、砖石等。
吃饱穿暖,是基本要求,百姓的生活质量,也要提升。
临淮郡财政富余,能尝试去做这些。
常铉很认真地将李瑄的话记录下来。
关于粮食、蔬菜、水果,也要紧盯着。这是民生的关键所在。
李瑄希望大唐和后世一样,每一个县,最起码有一种最适合本县的水果。
在畜牧业上,李瑄更推荐南方养一些鸡鸭鹅和猪。
万事开头难,一点点培育幼崽。
迟早能达到预期。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有人说淮阴郡不尽如人意。两郡相隔,常太守可听到什么声音?”
常铉和临淮郡百姓送李瑄离开的时候,李瑄在临淮码头向常铉询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