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铉的陪同下,来到码头外,见码头外的百姓。
百姓们扶老携幼来拜见他,他自然得问候一番。
这也符合李瑄的一贯形象。
李瑄每次关中巡视后,次月的大唐月报上,就能生动形象地记录天子问候老幼,异常亲民的信息。
是以,天南地北的百姓都下意识认为天子仁厚,是万古明君。
“至尊来了!”
“哪个是至尊”
“常太守身边者,是为至尊!”
“至尊好生英武,和传说中的样貌,完全不一样。”
“老朽一把年纪,竟还能见到至尊,今生死而无憾。”
“阿爷,至尊是什么?”
有三岁孩童问。
“是让天下吃饱穿暖的圣人。”
一名中年男子回答。
从不同的视角,能在李瑄身上看到不同的功绩。
“拜见至尊”
百姓们知道礼数,李瑄所过之处,按照传言中那样,向李瑄行礼。
“诸乡亲父老,不必多礼。”
李瑄上前,抬手示意百姓免礼。
一句父老乡亲,拉近无数亲近。
他让官兵到一边去,自己拉着一名老者,嘘寒问暖。
把这名老者激动得热泪盈眶,哽咽难以发声。
这种架势,古往今来独一份。
李瑄还将一名孩童携在怀里,并从口袋中掏出洛阳的“果糖”,分给遇见的孩童们。
不多,一人一颗。
小孩们根本没见过这玩意,拿着纸包的果糖,不知该如何。
还是李瑄亲自示范,放在一名孩童的口中。
那种甜蜜,让他们一瞬间眼睛明亮。
对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来说,这是他们一生中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平民百姓不敢相信,高高在上,只存在于报纸、传言中的至尊,能与他们这些贫贱之民,打成一块。
相由心生,在百姓心中,李瑄的仁德充斥内心,他们忘记了李瑄当皇帝之前是一名将军。
忘记了李瑄当皇帝的过程。
似乎一切都是天命所归。
李瑄在一个时辰内,一路走数里,让所有的百姓都看到他。
他本人也不知疲倦,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完事后,李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