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二章 纺织,数学,天文(1)

李瑄一回到长安,就继续埋身于政务。

三月中旬,工部尚书崔光远陪同李瑄到达工匠司,验证新发明。

工匠司位于原本的十六王宅坊。

皇帝于乾元元载,己辰日下达诏书,诏令先登大唐月报,然后以活字印刷,同传天下。

诏令规定,凡文人、工匠、商人、黎庶等有一技之长,皆可创造器具,发觉未知,推应算学。不以“奇淫技巧”论,统为“发明”。

在大唐月报上的登文声明,技艺将改变世界,阐述工匠之长,涉及到方方面面。

李瑄用直辕犁变为曲辕犁举例子,最简单的改造,却使得百姓在耕种的时候更省时省力。更少的付出,得到更多的回报。

又着重点明,拥有“发明”者,不论出身贵贱,皆以重赏。

其中包括爵位。

开平民百姓,通过技艺光宗耀祖的先河。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才是王道。

以李瑄的威望,下达诏书后,无数匠人磨拳擦掌,那些心里有想法的人,废寝忘食地研究器具。

是以,工匠们称乾元元载的诏书,为“己辰工令”。

后世,也会被一批人坚信是工业革命起始的真正开端。

工匠司,除了本司的官吏,还聚集一批从各地远道而来的工匠。

他们互在一起,讨论并联系自己的技艺。

至尊亲临工匠司,震动整个工匠司。

毕竟崔光远也无法琢磨李瑄何时会至,今日下朝的时候,李瑄直接通知崔光远要到工匠司,还来不及准备。

整个工匠司因李瑄的到来,而蓬荜生辉。

在工匠心中,李瑄是最伟大的皇帝。

他改变工匠的地位,使工匠衣食无忧。

还特意成立工匠司。能亲眼目睹龙颜,激动地不能自己。

李瑄也亲切地向工匠们问好。

平易近人,赢得好感。

一番简单的交流以后,步入正题。

“至尊,此为绵织布机的发明者,陈三年。”

崔光远向李瑄介绍一名看似只有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草民拜见至尊”

陈三年也立刻向李瑄拜见,诚惶诚恐。

“不必多礼。给朕讲讲纺车的效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