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大明宫,搏取皇帝一笑。
皇帝大手一挥,再将这些奇珍异宝赏赐给贵族。
这些奇珍异宝少有当货币流传于民间。
如果硬要说有。
那就是一封封冰冷的“死亡通知书”。
李瑄建立大都护府,不是让大都护府成为大唐的负担。
第一步是用这些地方的黄金白银,反哺中原。
然后将中原的绢钱粮食、商品等转运大都护府。
待时机成熟,便开始在这些地方勘探煤铁等矿产资源。
李泌坚信李瑄是带领华夏跳出王朝更迭的人。
在这个时代,李瑄的策令一一应验。
没有人比李瑄更有哲理。
没有人比李瑄更全才。
李隆基的圣人之名,更应该冠在李瑄身上。
即便李泌信奉道教,一度追求长生不死。他也在李瑄身上看到一种排除万难,敢为人先的精神。
李瑄曾说过“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李泌笃信此言。认为在各方各面都是如此。
如前不久刚扬威的“震天雷”。
因为发展工商,大唐量产震天雷。
若某个国家掌握震天雷,后果不堪设想,大唐初次遇到,定然也会如回纥骑兵一样乱分寸。
还有炸药包,能将山石炸裂。大唐已用于修道路。
在某些地段,炸药可以节省十倍,甚至更多的时间。
这也让李泌坚定发展工商的信念,望有生以来,完成李瑄在大唐月报上阐述“天堑变通途”。
他前半生的大道是长生不死,这是他余生的大道!
“我们正是壮年,该有所为的年纪。”
李瑄说完,到达迎接队伍的前方,他们下马来到向他拜见的李晟的面前,亲自将李晟扶正:“李都督劳师远征,辛苦了!”
“虽数千里行军,但未有战斗,哪敢提辛劳。至尊才是劳苦功高。”
李晟不敢言功。
没有经过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李晟心中遗憾。
他随段秀实、南霁云参加柏海之战,参加灭吐蕃之战,功勋卓著。
但离大将军之衔还有一步之遥。
李晟不想好高务远,想先升任大将军之衔。
“兵不血刃,大将者也!”
李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