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五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齐出(6)

每个方阵之间,相隔数个时辰的路程。

每日辰时起,午时过后停下喂马、休息进食,下午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停止行军,埋锅造饭。

如此,不必担心队伍因人数太多,陷入拥挤。

皇帝御驾亲征的旗帜,再临河西。沿途百姓得知后,纷纷前来拜见。

即便看不见皇帝的身影,车粼粼,马萧萧。禁军行军的场景依旧令他们心驰神往。

待李瑄停留驻足的时候,有幸运的百姓能与李瑄交谈。

李瑄顺带了解途经之地的情况。

在李瑄引兵至凉州的时候,灵武都督王难得、太原都督郭子仪、范阳都督李光弼,得到李瑄的军令。

他们犒劳兵马,召集诸胡州骑兵,按照李瑄规划的战略区域,扫灭不臣。

回纥自骨力裴罗建立以来,一直雄心勃勃,以尽拥匈奴故地为目标。

回纥共统治十一姓大部,又有数不胜数的小部。

东起室韦(今额尔古纳河一带),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跨大漠。

至磨延啜的征伐四方,北过小海(今贝加尔湖),已尽有古匈奴故地。

阴山以北的巴彦淖尔高原、乌兰察布高原、锡林郭勒高原、呼伦贝尔高原均在回纥汗国的控制之下。

且设置官吏和部落,重兵驻守。

在三受降城与大唐绢马互市的时候,对大唐时有防备。

毕竟回纥的核心在郁督军山和嗢昆水周围。

越是往东,回纥的掌控力度越弱。

特别是现在大唐以原本的室韦建立抚远都护府后,旁边的回纥诸姓人心惶惶。

在此背景下,大唐开启灭回纥之战。

以王难得、李光弼、郭子仪为首。加上三万附属骑兵,一共七万骑兵,兵分三路,进入草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