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见。”
李岘下定决心,再向李瑄拱手。
这一刻,他已经确定是自己的“偏见”,让他选择源洧,而弃王重华。
不是年龄问题,更不是资历问题。
他是首席宰相,是百官之首,是天下表率。
当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莫使王重华的努力,不及一分偏见。
“此有损首席宰相威严,不必了。卿谨记即可。”
李瑄微微摇头。
李岘犯下的错误不大,知错能改,已经略施惩戒。
一旦登大唐月报,恐对李岘的威信有打击。
当然,也有可能提高李岘的声望,提高朝廷的声威,使文人士子奋发图强,使郡县官吏克己奉公。
“臣认为这是国家更进一步的必然。宰相也是考成的一员,天下大小官吏皆应清楚。”
李岘再度请求,正言正色地说道。
“也罢!卿书信完毕,自行送至洛阳。”
李瑄沉吟一番后,最终同意李岘的请求。
小时候以为负荆请罪很容易,许多人成年后连一点小错都咬死不认,更何况是负荆请罪。
说一套做一套容易,又有几人能做到知行合一?
“谢至尊!”
李岘拜谢李瑄后退出甘露殿。
此事有意无意下,在长安满城风雨,沸沸扬扬。
朝野皆知至尊因李岘没有严格遵守考成法,而责罚李岘。
得知原因,更让无数人大跌眼镜。
原本的考核,和现在不一样。
从上到下,依次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由考功员外郎负责。
现在虽分为优秀、良好、合格、留察、淘汰五级。
但有更细致的分数划分。
按照以往,王重华和源洧应该都是上中的政绩。
李岘这么做无可厚非。
作为至尊最信任的首席宰相,因一分被罚,体现至尊的大公无私。
也证明首席宰相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不因错误不大,就模糊唬弄。
不要夸人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国家风气到达前所未有的地步,文人士子积极向上。
都想在这个时代“博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