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八章 一石强弓(3)

一动,满怀期待。

“七郎竟还有牡丹之作,速上笔墨纸砚。”

李隆基话落,高力士立刻摆手,周围宦官趋步将笔墨纸砚呈上。

李瑄向李隆基和杨玉环再次一礼后,来到亭内石桌前,缓缓写下后世脍炙人口的牡丹。

在李瑄动笔的时候,杨玉环拉着李隆基起身,来看李瑄落字。

李隆基宠爱杨玉环,百依百顺,更何况他本就喜欢文雅。

只是李瑄的字,不尽如人意。像一个武将为他上书一样。

他这才想起,召李瑄入宫,就是来验证骑射、武艺、谋略。

现丰安军缺副使,李林甫推荐李瑄为丰安军副使。

丰安军镇守河套,北望草原,是边塞重镇,指挥八千将士。一军副使尤为重要。

将来丰安军必是出击突厥的主力。

想到这一点,李隆基就不再纠结李瑄的字写得一般。

这也衬托出李瑄的天才之气。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李瑄每写一句,杨玉环就轻声细语地念出。

当李瑄写完以后,杨玉环娇声道:“三郎,这是洛阳的牡丹花。”

她从十岁开始,被叔父杨玄璬收养,生活在东都。所以洛阳的风土人情对她影响很大。

在长安作出这样的诗,有将杨玉环比做神女洛神的意味。

聪慧的杨玉环自然理解其中的含义,于是回眸一笑,美得不可方物。

“七郎如曹子建一样,才高八斗,尽得风流。我大唐宗室,终于能出现一代文宗啊!”

李隆基见杨玉环很开心,自己欢快地笑了。

只是李瑄明显能看到,李隆基眼角的皱纹。

“臣才疏学浅,就像我的字一样,还要勤加练习。”李瑄虚怀若谷地说道。

“七郎,今召你来,除了见识你才华外。还听说你善骑善射,富有勇力,街巷打斗数十人,不及你一合之敌?”

李隆基微微点头后,话锋一转。

“圣人恕罪。那是臣懵懂无知,年少轻狂。今后再也不敢那样做了。”

李瑄不知道李隆基为什么这么问,但立刻行一礼,诚惶诚恐地说道。

“哈哈玉环,你看七郎。”李隆基看李瑄担惊受怕的模样,仰头大笑一声:“我曾经也年轻过,怎么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