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章 早春赠王补阙(5)

常通宵达旦,深得皇帝心安。

如果不牵扯自己的利益,他会秉公执法,尽职尽责。

但如果阻碍他的权势,会大兴冤狱,牵连百千,闭塞言路。

这样的权臣,难以琢磨。等他回过神来,布置的陷阱,李瑄都不一定能破解。

“七郎能为我分忧。等龙沙河金矿开采,为父必然可提升在朝堂上的威望。”李适之将李瑄当成麒麟儿,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

“圣人听到龙沙河金矿,立刻龙颜大悦。如黄金多出,七郎居首功,我可以以此,向圣人举荐你,成为圣人的郎卫。”

李适之没等李瑄回话,又提到龙沙河金矿。

“唉!龙沙河黄金不少,不知多少能用到百姓身上。”

听到龙沙河金矿,李瑄喟叹一声:“如果圣人像开元初期一样贤明,会立刻罢去父亲的宰相。”

黄金是贵族的玩物,对百姓几无帮助,也不可能到百姓手中。

黄金的增加,只是让以后“五杨”踏春时,沿途丢下更多的黄金;让安禄山“富丽堂皇”的豪宅中,锅碗瓢盆,都渡上金色。

“七郎这是什么话。”

李适之脸色一变。他儿子终于像美玉一样,让他欣慰。但最近却时时说出让他生气的话。

他又打不得骂不得!

“敢问父亲,一块黄金,与一石粮食,哪个更重要?”

李瑄问李适之。

“当然是黄金重要。一块黄金,可以换无数铜钱,购置万千斗米。”李适之不假思索。

“话虽不错。可大唐九百万户百姓,谁家有黄金?就我们这些士族、权贵有而已。我们会去用黄金买粮食吗?并不会,我们只会打造金器,为贵重之物镀金,炫耀富贵。百姓要的不是黄金,而是一个真正的父母官,能帮助他们生产更多粮食,减少租税。”

李瑄说出发人深省的话语。

李适之有一个银碗,一副银筷,他经常说以金银为食器,能延年益寿。

大唐贵族对金银食器延年益寿之说,深信不疑。

之前李瑄以为大唐的黄金,会用来与外国做贸易,繁荣经济。

来到大唐后,李瑄才发现贸易所用黄金,少之又少。

因为那条路,叫丝绸之路。

倒是从外国商人手中得到的黄金,使王公贵族的金器,更重一分。

“七郎的想法,太独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