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之前,整座宅屋都寂静得可怕,有阴森森的氛围在无声渲染开来。
徐宁则是格外的安详,他躺在床上,脸色苍白若纸,眼神黯淡,回首着一幕幕的过往。
这一世,似乎过得尤为不错,不缺衣食温饱,也不与人争强好胜招惹灾祸,更不受战乱之苦,对他来说,已是极大的圆满。
病床前,有几位年纪差不多的中年人,长跪在那里,嚎哭个不停,鼻涕泪水一起落。
这些都是早年和徐宁在酒楼里打工的伙计、厨师,二十多年下来的相处,结交深厚情谊,如今徐宁患病早逝,这些老友,个个哭成泪人。
“掌柜,您别走啊,您别走”
“您走,我们怎么办.呜呜呜.”
“掌柜.您再撑会儿,张小二已经跑去医馆那儿,他们待会就来”
有人紧紧地握着徐宁冰凉的左手,一时间神情慌张,不断哀声求他再坚持一会儿。
“呼”
躺在床上的徐宁,意识愈发模糊,眼前越来越昏暗,只能隐隐约约地听见旁人的哭声。
随后,他强撑着最后一口气,回光返照,留下遗言。
“我走后,随便找地埋了吧”
“.”
“老伙计.”
匆匆说完几句,徐宁就没了呼吸,死于疾病。
“啊!!!”
屋内的人,哭得更厉害了,一方面是哀悼这深厚的情谊,一方面是为将来的处境,感到担忧、害怕而哭。
没了老掌柜的照顾,他们这些伙计、厨师,恐怕不会受新掌柜的待见。
七日后,徐宁被下葬至城外的荒郊,几位老朋友给他立碑,至此,第三世结束。
时光荏苒,仅仅两三年,就无人再祭拜他,第五年,有异象出现坟前,无数稀薄的红光,似千丝万缕的仙绸,汇聚至高空,隐入云海,消失不见。
第四世,东汉初,卖肉屠夫,享年63。
第五世,三国,铁匠,生活贫苦,29岁死于战乱。
第六世,南宋,沿海渔民,死于海上风暴,终年48岁。
第七世,北宋,县衙小史,搜刮民脂民膏,被欺压过头的县民,夜晚潜入户中,乱刀毙命。
第八世,明初,私塾教书先生,年数70。
第九世,明中,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受旱灾影响,饿亡。
第十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