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宴中(7)

,唐诗亦可、宋词亦可,选一首请秦大家来唱,总不能怠慢佳人,让她这般干坐着吧?”

他口中大家,大致可以理解为女士,属于对卖艺歌妓最为尊重的敬称。

而他之所以称秦大家,只因那名艺妓叫做秦玉奴,估计应该不是本名,应是艺名、艳名、花名之类的。

众人听了沈遘的话纷纷道好,为赵旸出主意,有人推崇李白、有人推崇杜牧,有人推崇白居易、刘禹锡,甚至是当代的柳永,反正都是与当世名妓关系颇近的诗人。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推荐,赵旸回头看向身后那名秦姓艺妓,忽然脑海中浮现一首歌,转身对沈遘道:“文通兄借纸笔一用。”

这是要作诗词?

沈遘有些意外,但却没有出声,免得误会令赵旸下不了台。

只见赵旸接过纸笔,在桌上缓缓书写,坐在他身侧的范纯仁原以为赵旸这是要默写前人的诗词,转头一瞧大为意外,轻咦出声。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一看范纯仁这反应就猜到赵旸恐怕不是在默写前人的诗词,心中好奇,纷纷坐起,昂头张望。

稍后,待赵旸落下最后一笔,便将纸递给秦姓艺妓:“字丑了些,请莫见怪,且看看能否唱出来。”

秦玉奴小心地接过,待看到纸上字迹,脸上微妙之色一闪而逝,随即努力辨认字迹,轻声念道:“戏一折,水袖起落,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扇开合,锣鼓响又默,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陈词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

是的,赤伶,不知为何,此时浮现于赵旸脑海的,并非李白、杜牧等著名诗人的诗篇,而是后世的一首歌。

在座诸人静静地听着,虽感觉赵旸所写这首诗词既不合规制,也不押韵合辙,但又颇有深意,因此皱着眉头听着,待听到秦玉奴念到“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这句时,众人大为惊诧。

而此时秦玉奴仍在轻声念着:“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待最后的客字落下,雅室内寂静无声,非但在座诸人惊叹至难以发声,五名艺妓亦是心情复杂。

良久,沈遘惊叹道:“此既非诗,亦非词,亦不合韵,但甚为惊艳!此为景行所作?”

赵旸摇头道:“并非是我,据我所知是一名叫做清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