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三章:民族英雄·葛云飞(2)

他暴跳如雷!

他拿起花瓶!又放下

他拿起墨砚放下

他扫了殿内一圈。

气得跪下奋力捶地!

“林则徐已经去虎门了!”

“一切快来了!!!”

“你还哦?!”

“哦什么哦啊!”

天幕上高悬的画面围绕着定海城环绕一圈。

城池三面环山。

城东为青垒头

西北为晓峰岭

岭下为小竹山

滨海之地有竹山门

城东南为兰山

城南为道头山

其南约三里处为孤悬海中的五奎山。

自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四日(1841年2月24日)第一次侵入定海的英军撤出后,清廷即命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协力防守定海,守军总数逐渐增至五千六百余人。

为加强防御,葛云飞从小竹山到青垒头横筑一道长约一千四百余丈的土城,并设久安门和长治门。

道光因为签订了广州和约,以为“夷乱已平”了,要求各省“酌量裁撤防兵,以节糜费”。

王锡朋、郑国鸿被命令撤离定海。

就在这时,传来了英军攻占厦门并继续北犯的消息,王锡朋和郑国鸿两位总兵决定报告朝廷留在定海,与葛云飞一起御敌。

葛云飞向清军镇海大营报告,要求调拨大炮,加强定海的防务。

但是镇海大营不但没有答应葛云飞的要求,还将定海驻军的船只全部调往大营,并命令葛云飞“只许在岸上杀敌,不许出海作战”。

天幕上

三位总兵身穿战袍,立于军队之前。

土城上,龙旗猎猎。

一名战袍外套着孝服总兵,站在队前对天盟誓:

“城亡与亡,誓死不离定海半步!”

身后,上千条粗粝的嗓音,声震海山,响遏行云,汇成一句话:

“城亡与亡,誓死不离定海半步!”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二日(1841年9月26日)上午,英舰窜入离定海三十里的横水洋水域,葛云飞集合部队,勉励大家誓死保卫国土,发出了“城亡与亡,不离定海半步”的誓言。

在葛云飞的指挥下,守卫部队迅速进入防区,严阵以待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