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二章: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战(6)

声呼喊“杀番鬼”。

英军陆军司令郭富率英军第26团、第37团、第47团和孟加拉志愿兵的几个连及海军陆战队共一千多人,从四方炮台,分左右两路扑向群众。三元里乡民且战且退。

近午时分,英军被诱至牛栏冈。

此时,数千名乡民个个手执刀、矛、棍、斧,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渐渐将英军包围。

郭富下令开炮轰击。

但是,三元里乡民抱定“打死不怨”的决心,冒着敌人的炮火,不稍退缩,英军瞬间陷入团团包围之中。

下午两点左右,突然大雨倾盆,数尺之外,不辨事物。

英军弹药尽湿,枪炮之器尽失威力。

英兵穿着笨重的皮靴,在水田四布、道路崎岖的牛栏冈的泥泞田野中,几乎寸步难行。

而漫山遍野的乡民抓住暴雨的大好时机,挥舞着手中的长矛、大刀,与英军英勇搏斗。

英军统帅郭富见势不妙,下令撤退。

三元里乡民奋勇追击。溃逃中,英军副军需总监霞毕少校被唐夏乡农民颜浩长击毙,一些英军士兵在群众的大刀、长矛下丧生。

直至晚上九点,英军在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后,才突围逃回到四方炮台。

当天夜里,追击英军的群众把四方炮台包围了起来。

5月31日,番禺、南海、花县、增城、从化等县四百余乡的上万群众闻讯赶来支援。

郭富派人通知余保纯,若不停止此类行动,将中止先前达成的停战协定。

至当日中午,民众聚集了一万两千人至一万五千人,包围英方阵地。

广州知府余保纯偕南海县令梁星源、番禺县令张熙宇出城,前往炮台,为英军解围。

余保纯等人到了炮台后,先是向义律、郭富等人声明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与官府无关。

接着,他们来到抗英群众队伍中间,拱手作揖,请求民众停止攻击。

同时,他们对参加抗英的士绅们则极尽威胁利诱。

结果,士绅们纷纷动摇离去,各县乡民也随之渐渐散去。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给英军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

根据郭富的报告,5月30日的三元里之战,英军共有五人死亡,二十三人受伤。

又据麦华生的回忆录,在该战中,第26团有三名死亡,十一人受伤,第37团有三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