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是名门望族的宅邸区。
他们宅邸的旁边是自耕农和一些佃户的茅草屋。
英军把视线从城市移向北面著名的白云山,那是南海县和番禺县的分界。
群山的西侧,沿城北门大道,在山丘和稻田及树丛和渠道间,散落着九十六村。
画面推进那些被丘陵山包间隔穿插的一个个村庄间中。
其中一个小村子界碑上石刻三字。
三元里
英军侵入广州地区后,清军节节败退,奕山等人屈膝投降。
英军则气焰嚣张,横行无忌。
从四月初二(1841年5月22日)英军对广州城发动进攻开始,英军即到处烧杀抢掠。
当天,英军四处放火,省河两岸及十三行地方,房屋被烧毁,大火彻夜不息,十三行被洗劫一空。
次日,英军到处杀人抢船。据时人记述:“连日逆夷围攻省城,施放炮火,三面延烧。西则自新填地金利埠烧至西炮台,南则自天字码头烧至小东门。被火者不下千余家,难民提男挈女,号呼之声,遍于道路。”
江面之上,英军“拦截搜船,遇有年少男女,皆被抢去,货物用火烧毁”。
初四(24日)英军烧毁靖海、五仙等码头铺肆百余间,纵火焚烧税关附近民房,大火延烧至四更天。
初五(25日)英军继续到处烧杀焚掠,由接官亭至城门口,房屋店铺数百间尽被其纵火焚毁,大火烧至次日午后始息。
广州停战协定签订后,英军更是变本加厉,窜扰广州城郊乡镇,到处掳掠奸淫。
他们“闯入各乡奸淫妇女”,一天之内,“辱污而死及被逆劫去者共计一百数十口”。
英军的暴行,使广州人民遭受了空前的浩劫,更激起了百姓的无比义愤。
四月初九(5月29日)十多名英军窜至广州城北的三元里,在村头调戏三元里东华里菜农韦绍光的妻子李喜。
愤怒的乡民闻讯,手执锄头、木棍,将英军团团围住,当场击毙七八名,其余的狼狈逃命而去。
据各种中文文献,三元里等地民众奋起抗英,直接原因有三:一、英军“开棺暴骨”,二、英军劫掠财物,三、英军强奸、调戏妇女。
对照英方文献,其第一项“开棺暴骨”的指控当为事实。
1841年5月29日,奕山与义律达成停战协定以后,一部分英军官兵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