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连接南沙东莞的虎门大桥,正是从上、下两横档岛间凌空飞跨而过,岛上也还留有已被严重破坏的炮台阵地遗址。
虎门大战,清军死亡近五百人。英军无一人死亡!
哎,25岁青年打2.5岁孩子
不用打,都“驱散”了
完全就是挨打,输出打不上。
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的碾压式胜利,今人读来怎能不悲愤?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看着天上的局势图一言不发。
朱瞻基则趁势分析着双方问题。
“英军在横档一线中采用了避实击虚的战法。”
“主力没有放在清军防卫较强的东水道,而是在防御相对薄弱的西水道实施突破。”
“而在西水道作战的大多数英舰又转攻防卫力更弱的上横档岛西北部。”
“岛上东部的横档山上炮台和横档炮台,如同沙角炮台一样,被英军从背后攻破。”
“即便是攻击东水道的英军战舰,也未深入,仅把攻击点放在威远炮台,从而避开了横档、镇远、靖远炮台的强大火力。”
“正因为如此,英军在此次大战中堪称势若破竹。”
朱棣摇了摇头,看向一旁已叶落枝空的桃树,叹声道:
“关天培战前设计的战法,本意应是层层阻截敌舰的阑入,特别是从东水道强冲硬过。”
“但遇到这股无意越过而竟直攻入的敌人,实际上他已无战术可言。”
“尽管他在战前构筑沙袋炮台、添防兵勇,但这些临时设施在实战中都几乎无用。”
“虎门战败与谁指挥无涉,换任何一个人来,也改变不了战败的命运。”
“实力天壤之别,再讲求战术,再英勇好战,也是无益,徒增耗费罢了。”
“一百个林则徐和关天培也救不了清朝了。”
至此,虎门要塞六炮台尽数失守,珠江口门户洞开。
关天培殉国后,广东前线更无统帅,无法再对进犯珠江的英军组织起有效的阻击。
二月初七(2月27日)英舰齐向珠江进发,沿途未遭任何阻击,长驱直入,中午径抵乌涌炮台附近江面。
乌涌炮台距广州仅六十里,是省城广州的第二门户。
炮台守军共一千六百人。其中湖南兵九百人,由署湖南提督祥福率领,于2月22日匆匆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