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832章 沮授弄巧成拙,苏曜破门而入(5K2)(2)

愿意。

但是突围,谈何容易?

经过最近的几场战斗,曹操对敌军实力也有了些了解。

似乎是由于仓促征召的缘故,对面援军的新兵们素质比之最初要下降了不少,其质量和军纪都不如最早的敌军。

但即便如此,光论那二十万大军的数量,也把他们围的是严严实实,若是仓促突围,稍有不慎便会陷入重围,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而且,就算是他找到空隙,率军突围出去,此地身处敌境,有重重艰险艰难险阻,能否带领残军脱险也是未知之数。

但若不突围,困守孤城,被攻破怕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

“哎,悔不听公台(陈宫)之言也!”

曹操长叹一声,满心懊悔,思绪不由自主飘回到与陈宫商议之时。

当时,冀州韩馥举旗反苏,天下震动,朝廷下令各地诸侯讨贼,应者寥寥。

而时任东郡太守的曹操则认为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当即点起东郡兵马响应。

然而陈宫则是力劝其不可贸然行动:

“太守,韩馥反叛,看似有机可乘,实则暗藏凶险。如今朝廷虽令诸侯讨贼,但各方势力都在观望,若我军率先出兵,必定成为众矢之的。”

“冀州乃九州之首,兵强马壮,韩馥既然敢举旗,必然有所依仗。而我军实力尚弱,若深入冀州腹地,一旦遭遇强敌,恐有全军覆没之险。不如先按兵不动,积蓄力量,待局势明朗,再做打算。”

陈宫说的其实很明白了。

他们的东郡虽然也是中原富庶之地,但以一郡之地力敌一州,怎么想都非明智之举。

苏曜的改革对世家豪门的伤害巨大,乃逆天而行,就算不响应反苏,也应该像诸侯一般暂且观望局势,没必要早早出头,作那苏曜的打手,与韩馥拼个你死我活。

然而,当时的曹操显然对此有不同看法。

早年与苏曜在冀州一同平叛的经历让他自认比常人更了解那位大将军。

“韩馥,不过一介庸碌之辈,无雄才大略,虽窃据冀州,却也难成大事。”

“反观大将军苏曜,年纪轻轻便锋芒毕露,战场上百战百胜,朝堂上亦能锐意改革。”

“如今韩馥叛乱,不过是螳臂当车,必败无疑。朝廷号召诸侯出兵,正是我等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若能在此时立下大功,必能得朝廷重用,前途无量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