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590 舞会和纸钞(6)

现象,在广州、漳州、福州、潮州、钦州,每个月都有。

福建人向海而生。

这是宿命。

短短1年,海关共计发放证件50万份~

代表着50万个移民去了南洋,为他们的家庭去挣希望。

同时,

印刷移民证和浇筑铁牌让十几家相关小工厂开足马力,忙的昏天暗地。

李郁不露声色的定下了一个规则。

大单归大厂,小单归小作坊。

各衙署必须将琐碎且金额不大的单子,丢给各地的小作坊,并引为成例,这叫“雨露均沾”。

在小作坊采购,先款后货。

在大厂采购,先货后款。

顺便,

在四海金融之下设纸钞印刷厂,正式推出纸钞——“吴元”,面值分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

纸钞对于帝国经济的意义之巨大,不言而喻。

发行纸钞,基础是金子一般的信任。

所以,从一推出就必须打响口碑,但凡民间对纸钞产生一丁点的“信任瑕疵”,就完了。

所以,

李郁很谨慎的在大型工矿、一代爵位头衔的巨商处先试点。

巨商群体和国有厂工人群体,是帝国的拥护者和受益者。

待他们用习惯了纸钞,再逐步推向民间,困难会少很多。

不要劝,做就行了。

老百姓不是傻子,当他们发现纸钞可以交纳田税、购买煤球、砖瓦、盐巴、布匹,使用场景越来越广阔时,他们自然而然就接受了。

推行纸钞,需稳扎稳打,绝不能用训令推行。

水利署署长黄文运回来了,人瘦了许多。

整体无碍,局部发生了溃堤。洪水淹了江苏里下河地区的2个县,徐州的1个县,安徽泗州的2个县。

治河,提上了日程。

吴皇宫东侧的金鸡湖畔,高官云集,围观者众。

“陛下驾到。”

“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郁言简意赅:

“黄河一定要治,一千年也要治,而且要一劳永逸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诸位大才,开始演示吧。”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