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都想恢复边境贸易。
所以,
罗刹人很想恢复边境贸易,但是,已经吃进去的肉他们又不想吐出来。
这很符合罗刹人一贯的特性:贪得无厌~
1780年5月初5.
李郁心满意足的离开了燕京,南下回巢。
他乘坐一艘崭新而舒适的内河铁肋木壳船,顺着京杭大运河回苏州。
一路上,
旌旗飘扬、军威昂扬。
北伐胜利结束。
第1军团驻西安,第3军团驻太原,第6军团分驻瑷珲和盛京、第8军团驻燕京。
轻骑兵军团刚出山海关就接到临时调令,不去黑龙江,改去西安,暂归陆军大臣林淮生节制。
其余军团,随御驾南归。
李郁不喜欢燕京。
具体点说,
不喜欢红墙黄瓦的糅杂建筑文化,不喜欢爆肚、炒肝豆汁、驴打滚一类饮食文化,不喜欢爷、奴才、作揖、请安的礼仪文化,更不会喜欢马褂蜈蚣扣的服饰文化。
这几个月里,
他感受不到燕赵雄风、汉唐遗风,只感受到了模糊不清。
大运河沿岸,
刚分到田的百姓们抢着补种了一茬,所有这季会有收成,但不会太多。
田畔,是一座座新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灾难过后,幸存者擦干伤痛继续前行。数千年的文化汇聚成2个字,就是——活着。
沿途停靠码头,
李郁都会随机打发2名侍卫登岸,便服去一两个县询问分田情况。
防止,
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假的。
由于多年的战争,大运河缺乏修缮,御舟沿途被迫多处停顿。
等进入江苏段,更尴尬的事来了。
“陛下,臣等请您登岸。淮安府驻军快马来报,连日大雨,洪泽湖高家堰恐有决堤风险。”
农历五月。
正是雨水丰沛,上游降雨颇多,沟平壑满,汇入黄河。
如果将黄河比作老年人淤堵的血管,那洪泽湖就是血管上的一个瘤。
这个瘤越来越大。
以至于,年年发作。
高家堰崩,江苏哀嚎。不崩,安徽哀嚎。
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