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584 重塑小农经济,复制重工工厂(4)

饵。

“经济部的摊子太大,范京管不过来。寡人欲分出农林水产大臣,就看你俩这次的表现了。”

之前迟迟不北伐,是为了让北方在混乱中重新洗牌,把地方势力洗进历史的垃圾堆。

分田,才有田可分。

分田,才无人阻挠。

分田的时机也很关键,要等几千万的移民都过了山海关,然后关门上锁,咔嚓这么一截断。

好了。

关外的人忙着开荒,关内的人忙着分田。

大家都很满意~

试想一下,

如果知道家乡马上要分田,谁愿意背井离乡?

所以,

吴廷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封锁山海关,断绝内外消息、人员来往。

一切都在陛下的算计当中。

距离盛京不远的抚顺,有煤、铁矿,储量丰富且品味极高。

从地理角度讲,

像抚顺这般煤铁共存的地方很罕见。

抚顺的西露天煤矿,是帝国第一,也是亚洲第一的露天煤矿。

一座崭新的工厂,抚顺重工,拔地而起。

帝国有三大重工,按照落地时间排,分别是:马鞍山重工、大冶重工、抚顺重工。

三大重工都集冶金、锻造、军械制造与一体,且拥有下属煤矿,或者靠近煤炭产地。

工厂内部部门多如牛毛。

工人数量高达数万。

烧砖、盖房子、打家具、医疗、食堂、运输,全部自给自足。

工人、矿工是高度组织的青壮。工厂保卫处的头目是野战军团退役的轻伤士兵。

吴皇一声令下,

工厂长随时可以拉出一支几千人的火枪队乃至内河小型舰队。

一个车间,就是一个步兵连。

一个工厂,就是一个野战军团。

枪炮刀矛,能造能修,武德十分充沛。

筹建新工厂的思路是成熟的,一切都是复制黏贴。

吴廷从马鞍山重工调来了一批年轻技术工,作为新工厂的班底。

来了,就升2级。

薪水也翻倍。

三大工厂,皆有带地龙的红砖屋,带公共澡堂的生活区,妥妥的18世纪文明之光。

对此,工人们优越感爆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