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301 走投无路,满蒙八旗孤注一掷,赌李郁不敢残忍!(5)

域清军碰一碰的苏沃洛夫精锐军团,被临时调走对付奥斯曼帝国了。

但不管原因是什么,结果确实是乾隆赢了。

所以大清罗刹,罗刹土尔扈特,这么一条镇压链条是很清晰的。

从湖口跟随歧征一起撤退的百姓有几万人,途中不停掉队减员到现在也还有七八千人,其中不乏士绅、富户、读书人。

他们被当成了可移动的人肉盾车,在钢刀的驱赶下缓缓走来。

吴军火枪方阵面色凝重,开始备战。

伙夫们匆匆端起铁锅离开方阵,士兵们在队长的号令下起身,检查燧发枪,检查皮盒内的弹药,检查刺刀,之后重新将火枪上肩,左右对齐整肃队形。

十几块长方形红黑方阵逐渐收缩,齐整。

所有军官都将目光向后投向一面绣着“吴”的金丝滚边大纛旗。

大纛旗帜下,

被一众高级军官簇拥着的李郁随手将黄铜千里镜递给了亲卫,紧了紧披风,面无表情的摘下手套,舒展手指。

苗有林欲言又止,郑河安跃跃欲试,杨遇春一脸茫然,黄肆则是阴晴不定。

突然,

一人大声说道:

“王爷,清军仓促之间来不及制造盾车,竟然驱使辅兵冲阵,此乃天赐良机。”

众人目瞪口呆望向开口的这个人。

竟然是黄肆!

他一身重甲,甚至放下了镂空面罩,所以没人看得清此刻他的真实表情。只看到了一双很难形容的眼睛露在外面,目光冰冷。

苗有林的手掌甚至哆嗦了一下,赶紧按住剑柄。

半晌,

李郁才呼出一口气,笑道:

“诸君各自归位吧。此战,本王会站在这杆大纛下望着各位建功立业。”

众人齐齐领命,随即上马各自奔回军团。

“第2军团听命。”苗有林高举佩剑,大喝一声,“对面乃是清军辅兵,妄图冲散我军阵型为满蒙骑兵打开缺口。何时开枪,听本官军令!”

“都听明白了吗?”

“万岁,万岁。”

第2军团的吼声如同滚滚惊雷。

黄肆手持长刀肃立在军阵一侧,并未出声。他的身旁是500长枪甲士,还有100刀盾兵。

论成本,甲士营远远高于火枪营。

这一身板甲费时费工,昂贵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