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280 紫禁城一日三惊,风向突变(3)

马乏的赶到乾清宫参加朝会。

住的近的还好,住的远的那真叫一个苦不堪言。

所以,靠近宫门的几条街房屋租赁特别火。原主人全部搬走了,把自己宅子租出去吃差价。给朝臣们做别院。

几百年后的京城,这种情况依旧火热。

俗称“吃瓦片”!

关于钱峰的“请查江苏粮仓”奏折的争议,余波未消。

从3日前的朝会就开始讨论。

一直到今日依旧没有出结果。

就连乾隆也按捺住性子,罕见的没有发火,因为反对的声音实在太大了。

几乎稍有分量的朝臣,都站出来抨击钱峰“狂悖、僭越、不顾大局”。

纵然身为皇帝,也不宜站到所有的臣子的对立面。

今日朝会,风向刮出更猛了。

有御史弹劾钱峰是酷吏,残酷的搜刮江北诸府,加征粮饷。

有吏部侍郎建议,朝廷要尽快择一漕督人选,主持江北大局。

对于前者,乾隆根本不鸟。

刮?或者不刮?那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交给朝廷的税银没有少,漕粮没有缺,江北大营的军饷没有断。

对于后者,乾隆有些心动。

漕督是该有個人担起了。

“吏部可有合适人选?”

“臣推荐原漕督关铭恩。”

众人哗然,但没有出声,若有所思。

关铭恩之前获罪被撤,在京闲居。看来这老小子背后一直在活动,没有放弃进步!

乾隆转头询问:

“和珅,你怎么看?”

“奴才觉得关铭恩虽有过错,可江南贼发突然,他在江北一时猝不及防也情有可原。戴罪立功,或会更加勤勉。”

乾隆满意的点点头。

这话说到朕心坎里了,和珅就是和珅,其余人说话就没这种水平。

伪吴王在苏州府突然起事!江南那么多地方官都猝不及防。怎么能指望驻江北淮安府的漕督有警惕心?

朕是讲理的。

罪臣起复,必定诚惶诚恐,对朕更加感激涕零。

朕是懂人性的。

“准了。”

“皇上圣明。”朝臣们乌泱泱的吼了一嗓子。

于敏中,心中暗想:

关铭恩这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