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264 一手闲棋布兰芳,一手妙棋稀释第2军团(6)

用上了算盘。

最终,商贾出身的她得出了一个结论,王爷拥有一支很成熟的师爷团队,为大军出行调配物资。

可以这么讲,

除了绍兴师爷和兵部户部那帮老吏,大清朝没有几个人能玩得转。

如此大规模的调兵,自然引起了众多猜测。

北伐还是西征成了热点话题。

商贸大臣胡雪余,省亲途经杭州时建议商人们搞一个杭州商会。

商人们自然举双手赞同,选出了几个最具财力的作为会长副会长,方便和新官府打交道。

会长,赵立夏。

乃是杭州城数一数二的富商,拥有店铺200多间,伙计上千人,良田2万亩,庄园十余座,金银无数。丝绸、皮革、粮食生意均有涉足。

“老爷,我回来了。”

“嗯,怎么样?”

“非常了不得,吴王的军队很精锐。相当于清廷的京畿精锐护军。”

“你说的是哪一支?”

“所有的。”

“那支来换防的新兵,也有这等战斗力?”

管家耐心的解释道:

“士气和纪律是瞒不住的,这无关新老。新兵缺的只是经验,打上几仗就迅速成熟了。”

“你可会看走眼?”

“老爷,您也知道我是在军中待过的。”

赵立夏缓缓点头,他认可管家的军事素质。

此人原先是军中幕府书办,曾在征西将军兆惠的帐下效力。后在残酷的大战中受伤失踪,被误报了战死。

大约是阎王殿前走了一遭,他想明白了,换一种活法。

跟了一支赵家贩卖皮革的商队,逐渐混成了赵府的官家,被东家引为心腹。

娶的是夫人的丫鬟,住的是东家赏赐的宅子,收入不菲,俨然成功的职业经理人。

“你还有什么评价?”

“王爷的帐下有高人。”

“哦?”

“我花银子打听到了一些消息。这些新兵是从崇明来的,先坐船到太仓登岸,之后步行到杭州。空船队则是走大运河沿途运载了新兵所需的军械辎重抵达杭州,卸货后又要搭载苗大人的兵离开。如此水陆转运,兼顾物资日程,没有延误没有意外没有大纰漏。难,太难!”

“比你如何?”

“我自愧不如。”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