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253 大清朝首富的智慧(2)

出来的气质,任谁见了,都得相信这是位吃过见过玩过的爷!

茶客们趋之若鹜,听曾经的大人物讲故事、骂人,揭露黑幕,一個个听的耳朵不敢耷拉。

先讲宫闱密辛,再讲八旗丑恶,然后是大清要完,最后一个环节夸赞吴王英明。

每天都是这样,流程很固定。

消息传到李郁耳朵里,他忍不住感慨:福成他老爹不愧是当过苏州织造的,八面玲珑。

于是写个条子让宣传署接洽一下,让这位老爷子发挥点余热。

您也别光在苏州府骂,去松江府,杭州府,江宁府,湖州府,嘉兴府,常州府都转转,把“骂大清”变成一项固定职业。

给他开一份固定薪水,虽然钱不多,可代表了重回体治内。

普福在院子里,当着宣传署来人,双膝跪地流着泪高呼:

“吴王万岁、万万岁。”

内务府出来的人,在这方面都挺专业的。

哪片云底下会下雨,他们闭着眼睛都能闻出来。

普福以“前内务府、前苏州织造、前上三旗”身份在江南各府云游,每到一处,当地商贾士绅趋之若鹜。

听他讲课,分析当前形势——大清要崩溃,大吴要兴旺。

意犹未尽的官绅商贾们,甚至还给出丰厚的车马费,邀请他到私宅私聊,谈论一些比较敏感的高端话题。

由于普福被吸纳进入宣传署的消息,极少有人知道。

加上他的辫子、马褂、扳指一样没改,所以在这些“沦陷区士绅”眼里,属于中立状态,立场更可信。

普福也是妙人,在小处贬吴王,大处认可吴王。

通过“沦陷区”和“清统区”的一系列比较,启发式批判,让士绅们若有所思。

原江苏布政使,现广东南海知县朱珪在接到圣旨后,长叹一口气,流下了两行清泪。

交代好后事,写了份谢恩折子后就自缢身亡了。

广州将军亲自核验了尸体,确保无误。

而现任江苏布政使钱峰,则是雷厉风行、大刀阔斧。

力改陈弊,革新盐务、河道、火耗等一系列积弊,尽量的减少中间商。

中间环节节约下来的银子,全部送至江北大营。

位于仪征的江北大营,帐篷,营寨、拒马等建设开支一口气投入了5万两。而4万兵丁,每个月的粮饷汤药固定支出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