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251 翻车了,翻车了,洋人当真了,要派使团去见乾隆了(6)

“这位先生,风度翩翩,可是南洋人氏?”

“非也非也。在下王兆铭,乃是苏州府人士,因为恶了当地的豪强,无奈携妻儿出洋。”

“那后来?”

“后来我意外的遇到了喀利先生,他是我的伯乐,进入东印度公司做了通事,还学会了这一口流利的洋文。”

说到这里,喀利微微一笑。

很显然,他享受这种感觉。

开口道:

“感谢诸位先生,你们开放海禁的举措一定会永载史册。数百年后,也许我们的这一次会面,会被形容成东西方的第一次文明握手。”

“对了,顺便征询一下总监督阁下。这次史无前例的放宽海贸限制,是贵国的大皇帝允许的吗?”

永祥喝了一口酒,矜持的说道:

“那是当然。我大清皇帝至高无上,掌握着帝国的一切。若是没有他老人家的许可,我怎么敢私自开禁呢?”

作为一个合格的内务府子弟,撒谎比说真话还熟练。

喀利听了王兆铭的翻译,眼神放光,长舒了一口气:

“感谢上帝。”

“鄙人在上个月已经正式向伦敦发出了书面申请,请求派遣一个高等级的使团,访问贵国的都城和大皇帝。”

永祥和潘东家,瞬间血液冰凉。

强忍着恐慌,镇定的问道:

“什么使团?来干嘛?”

“当然是代表本国国王的使团,给大皇帝祝寿,顺便商谈两个伟大帝国的合作前景。”

喀利很陶醉的说道:

“我都不敢想,当消息传出去后。伦敦的商人们会是何等的兴奋!”

“这一定会成为整个帝国的头条,不,是整个欧洲的头条。”

金山卫港口,

东面的海面上出现了两艘挂着白旗的海船,敌我不分。

炮台守军已经全部就位,炮弹装填完毕,处于戒备。

距离5里时,守军发现其中一艘三层武装商船降下了半帆。

这种举动是示好!

意味着放弃机动速度,表明自己是没有恶意的。

炮台守军透过望远镜,看着这艘船径直的驶向炮台,缓慢靠近港口。

船首,

一名红毛鬼挥舞着白衬衫,表情颇为激动。

“他为什么那么激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