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246 江宁演讲,煤铁复合体的一大步(6)

临时抽调上百位工匠和学徒,作为搭建马鞍山工业的骨干人员,待遇升一级。

张满库不顾老迈,自告奋勇想去。

李郁想想还是婉拒了,让他的儿子张有后、西山铁厂老陈去做管理。

这一趟的行程太急,甚至过家门而不入,并不曾去关爱两位夫人。

不过,却带走了韦秀。

理由也很正当,她一直未曾有孕。

趁着行船枯燥多多努力。说不定换一种环境,人生就有惊喜了。

在这个医学草莽时代,作为一个枭雄,子嗣需要多一些,再多一些。毕竟一场感冒都能夭折。

在抗生素发明之前,人真的很脆弱!

船到丹阳,上岸骑马。

到了中午暑热,因而在一处密林搭建帐篷避暑,待傍晚再行军。顺便提前派快马通知林淮生和刘千。

忠诚的江宁,终于迎来了他的主人。

次日,李郁一身戎装,在大批护卫的簇拥下从定淮门进入江宁。

“淮生,今日如何来了这么多百姓。”

一眼望去,无边无际,令人心悸。

林淮生恭敬的说道:

“属下令人通知全城,主公体恤百姓,准备颁布史无前例的赈济令,所以他们都来了。”

刘千在一旁没有吭声。

他们不会说出来,通知全城时候说的是:来者有份,不来可就没份了。

李郁走上城墙,俯瞰下去黑压压一片。

他举起了右手示意肃静,过了好一会才安静下来。

幸好刘千有准备,挑了一队嗓门大的兵当扩音器,站立间隔10丈。

主公说完一句话,他们就会按照顺序大声重复,人工扩音,立体环绕,保证最多的人能够听得见听得清。

我大清科技虽不先进,可善用无限充沛之人力!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

“江宁,是江宁人的江宁。”

“清廷没把你们当人,我,李郁把你们当人。”

“从今天开始,大米,12文一斤。盐,35文一斤。江宁百姓每户可先拿100斤,没钱就赊着,年底再还,不要一文钱利息。”

大嗓门的兵丁们依次吼完这句,底下百姓终于不再麻木了。

激动,欢呼,鼓舞,流下热泪。许多人开始下跪,感谢这天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